3.15晚会不过是一场“默契球“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234

今年的央视3.15又一次引起很大争议。


究其原因,还是对央视在商业利益或行政层面自我审查带来的撤稿猜疑。,央视3.15虽然做了不少好事,,是不是正在成为“广告费”和“向上逢迎”的工具。

,充斥着各种阴谋论和批评。

比如,“速腾断轴”事件。3.15前,央视公布“速腾断轴”投诉热点第1,而3.15晚会中却不见半个字眼,倒是晚会前播出了一则大众广告,令人浮想联翩。

另一种流传甚广的猜测是,上午总理因为称赞了网购的购物模式,因此节目组紧急撤下原计划揭露一大电商平台的“重磅调查”,导致时间推迟44分钟播出。央视很快进行了辟谣,大意为时间推迟与撤稿无关。

可疑的是,3.15晚会播出前,从节目主创团队透露的信息看,“个人信息泄露”,,“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关注焦点。但是,从播出内容看,除了“个人信息泄露”外,其他相关报道均未出现。

到底有没有撤稿,这是个伪命题。原本完整的节目被减掉44分钟,等于变相撤掉了预定播出的部分稿件。只是不清楚,具体裁掉的是什么内容。央视虽然声称将重播“完整版”,但到底是不是最初的完整版,谁能清楚。

因为商业利益和自作多情的行政考虑,以此作为“撤稿”甚至“自我阉割”的理由,在中国媒体业内早已是潜规则。但以此来证明央视撤稿的真实性还有点儿牵强。而且也不能否认,这里面的确是“猜测”和“经验论”居多。

可最讽刺的是,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武断的猜测和经验论往往还具有很高的正确率,而且类似事件每次发生,。

这说明,潜规则早已不是什么潜规则,大有成为路人皆知的“显规则”的意思,这也足以说明,这不是公众有偏见,。

因此,3.15晚会撤稿的种种传闻即便是真,也不能算央视的特立独行,而是整个媒体业公信力的集体溃败。对于媒体业的灰色利益作业,公众似乎也已变得麻木不仁。只不过央视树大招风,更容易粘上鱼腥气。

所以央视晚会中途站出来自证,不但没达到澄清的目的。反倒给人犯罪现场嫌疑人大喊“不是我干的”的即视感,一身腥味没有分毫减少。加上堂而皇之几十个敏感的广告,要说3.15晚会完全为消费者考虑,缺乏说服力。

当然,有商业考虑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这么干:一边举着消费者的旗帜打老虎,一边对“送大红包”的老虎网开一面,而对没给“香火”的老虎往死里打。说难听点,21世纪网被一锅端不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仅仅只是媒体业自己想这么干,这事儿估计也难以长期维持。企业同样在这里面扮演着重要作用。

显而易见,央视的喉舌和标杆地位,会使企业更懂规则的重要性。说难听点,类似央视这样的国家媒体,规则破坏成本是天价,没人承受的起,而沉默和顺从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同时也能从中收获最大利益。

原因是,通过和媒体苟合,这些顺从者和沉默者,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在市场上所犯的错误带来的伤害。尤其某些无法挽回的巨大失误可能带来的翻船危险。

比如,速腾断轴这种危害事件。近几年,大众在中国业内的名声虽然不算好,但是,得益于其强大的公关能力,扩散性的负面报道,还是被控制得很好。

因此,即使是断轴事件中心的“速腾”,其销量也几乎没受到什么大的影响,而对其他大众品牌车型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显然企业通过搞定媒体来平衡市场错误的这种做法,在媒体垄断的中国市场很有效。

企业追求利益,在中国市场上将这种冰山下的行为视为一种市场作业,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利益上都可以理解。但是,是谁在允许,甚至袒护这种事儿不断发生。

其实,,本就是由政府来掌握。因此,逻辑上看,政府所应该承担的职责,相比媒体自由的市场,反而是扩大化的。但是,。

企业之所以能在这里面游刃有余,职能部门不作为和稀泥有很大的责任。

说实话,3.15这样举国关注的盛事中,,“速腾”也作为晚会前被重点关照的事件,到最后连个屁都不放一个,这种默契究竟到了何种明目张胆的程度,。

搞定媒体,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这边是化了,但媒体业和政府的公信力,是不是也要“化疗”了。不过,别真的等到了“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