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是种时代病
每一只年轻的公关狗都会间歇性意淫客户:“你丫根本不懂互联网”“你想说的破玩意根本没人看好伐”“要不是爹爹力挽狂澜看你怎么办” 神奇的是我身上这种大逆不道的病症,在某个疯狂想偷情的晚上被治愈了。
讪笑着回想起那些做过的方(男)案(人),都仅仅只是小巧而已。无论是“XXXXXXX”“XXXXX”还是“XXXX”(别想骗我说出方案名),全部透过屏幕散发着茂盛的无知和天真。不可否认在创意被认可的那一刻,在全案完成的那一刻,在客户埋单的那一刻,也都曾无比激励人心,意淫自己年纪轻轻牛逼炸天。只是经不起酒过三巡再想想———什么鸡巴毛。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这个曾经严谨周到的行业一下涌入了无数像我一样的脑热青年,用最热情最蛊惑的话语,拉着大企业小作坊挽袖子上阵,不来点Social、Digital您怎么好意思聊传播?品牌争相恐后放下身段儿,段子手和条漫带来了无法抗拒的低龄化新浪潮,社交媒体运营的实习生每天盯着微博微信刷热词,甭管有没有关系,生拉硬拽也要duang一下。
Duang你妹了个腰子。
对于互联网的鼓吹,让Social成了一种时代病。品牌不再相信慢声细语的讲好故事,比追风逐浪更酷。 在比心跳还快的传播节奏里,你我都无比害怕被淹没被淘汰 , 其实Social本身没问题,只是大多数临时起意的内容都经不起推敲,每个品牌官微看上去心理年龄只有6岁。大佬们用可靠的策略和诡辩将这一切形容成大势所趋,强需求、高频律、重复、无营养的运营召集了大批交急功近利的年轻公关狗,在他们狂热的眼里,一切始于Social,内容已死,渠道为王,最爱说的话就是:精准目标受众,微博微信豆瓣人人全平台覆盖。
这时再想起前老板拍着我的肩膀说:虽然这个行业充满了谎言和傻X,但你不要恨它。
各种滋味。
我们都有病
事实上,我也曾是躲在企业官微后面的实习生,除了长的美一些,没什么不一样。用着“蓝黑白金”,扮演着接地气的大品牌,但不知为啥运营的企业账号永远“No incentive No 转评赞”“推送微信文章被从头滑到尾只为看阅读量”
如此这般,我想并非是行业是平台是品牌的错,是太年轻上进又正直的我,错了。
我也曾想当然地以为,善于吸收新知识的我们会利用对技术与社交网络的理解,必然将淘汰老帮菜成为新时代的意见领袖。但是开玩笑,你看我都到了恨嫁的年纪,还不是每天早起挤地铁,中午吃煎饼。
为毛?
每一个人都在被数码时代各种娱乐消遣性的工具所淹没。这些工具包括手机、社交网络、用不完的APP、大爆炸式的信息传送等等。大部分人通过这些工具传达的却是幼稚浮浅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看似便捷,事实上正在妨碍我们与历史、社会、情感和艺术等成年人的现实世界进行真实的、重要的接触。
当今的少年公关人更是这样,毕业前努力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公司,一面忙于应付底层琐事,一面网上冲浪拼命记住虎嗅、36氪、微博KOL微信订阅号的一个个一篇篇。
睁开眼做努力上进不犯错的道德卫士,转发“不要低头王冠会掉不要流泪坏人会笑”式的花样鸡汤,相信牌差的人努力锻炼也能嫁给吴彦祖;闭上眼没空做爱从不乱搞,不是酒鬼也并非毒虫,碎片化短文、娱乐爆炸的信息还他妈不够多么看鸡脖书,爹用两分钟就撸完50°灰了你还有啥可说。
是,也许你透过屏幕看到了全世界的新鲜事,但全世界的却没有一件事让你毛孔颤栗,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因为生活在别处,人性与情感,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经历感受。谁也别想毫发无伤的透过屏幕,看清这个真实的世界。
网络的泛滥让连接变得易得且廉价,年轻的公关狗总是说话没味道,人生也不精彩。还想帮着品牌跟全世界聊深刻————别逗了您自己都没故事。
---------------------------假装此处有配图------------------------
行业的时代病在于将平台的能力无限放大,背后的运营者却如你我一般稚嫩,有着不屑经验与缺乏经历的顽固基因———哎呀我*编不下去这总结的屁话了好烦,我就是想说:
“不要过分相信传播的力量,一切的根本源于对人性的洞察,各位有病吃药,没病多出去走走看看。人生苦短,尽情去爱去伤害,别再让我看见你们那一张张性冷淡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