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到2104年间火爆的短视频社交,进入2015年后,突然有了一些萧瑟。尤其3月份微视坠落后变得秋意甚浓。而一度被视为微博、微信后新一代主流社交的“短视频社交”,为何还未真正起潮,就已显露疲态。
其实,“短视频社交”出现的行业背景很有意思,横跨“视频”和“社交”两大领域,某种程度上,也被看作肩负着对两大领域发展中某些问题的解决路径的探索。或者说,市场试图结合社交和视频的特点,抢占社交和视频领域中因为发展瓶颈而遗落的商业机会。可惜的是,这个桃子真不好摘。
视频业发展至今,存在着两大问题有点无解:一是,视频的社群社交化建设缺乏通用性解决方案;二是,视听内容的UGC发展模式正在走入死胡同。这几乎可以视为视频业发展的两大瓶颈。
社交领域也比较有趣,历经twitter、Instagram后,社交领域能否进一步突破。其中,twitter代表了文字社交的高峰,Instagram是图片社交的成功。问题是经历了文字、图片后,社交的触角能否触及到视听层面。
这种市场背景下,“短视频社交”的出现不是巧合,的确是试图解决两大行业中各自存在的问题,来开拓新的商业机会。不过在短期内,个人非常不看好“短视频社交”真正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领域。
从社交角度看,“社群化”逐渐被视为未来社交的主流结构,“社群变现”也被看作继广告模式后未来社交的主流商业模式。
因此,未来社交领域的发展趋势,“社群建设”是社交的底层基础。而“社群”的实现,其实可以视为“人”在网络端的“完整性”、“人格化”,以此更好的实现社交粘性和再现群落性的社会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社群并非是一定要在一个固定阵地上来实现的,他其实一种群体认同,本质上是脱离某种固定的空间概念的。
比如,火影忍者的粉丝社群,这个社群的活动可以在任何阵地上展开,而不限于微博或朋友圈这样的社交阵地。微博、朋友圈这些社交场所,只是从工具的角度,提供了社群粘性建设和沟通阵地。
所以,“在线社交”本质,也可以看做将“人”完整的投射入网络。但问题是,如果技术没有质的突破,ID的高度拟态化,不得不通过组合性、立体性、综合性的工具来实现。这一点是可以从现阶段主流社交产品不断延长的产品线和越来越丰富的辅助工具中已能看到端倪。
比如,为了使网络社会的生态更丰满、生动,无论是个人表达,还是内容的表现,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甚至“去中介化”的交互形式,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
因此,当前的技术突破有限的背景下,仅依靠某种单一介质来推动社交的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类似依靠图片、文字、视频这种单一介质,来重现twitter、Instagram的辉煌的机会,是比较渺茫的。
即便Twitter、Instagram也开始向多结构、多工具化的方向发展。而现阶段的“短视频社交”,恰恰又是走了一条单一结构的老路。
虽然“短视频”也是比较好的工具,但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如果最初的产品设计,就缺乏多工具化使用的思路,显然很难丰满“人”在网络端的拟态化、人格化、立体化,因此这样做会比较难。
其次,从视频的角度看,短视频的“媒体属性”显然要强于“介质属性”,即,短视频首先是“强内容”,其次才是社交沟通的“语言”(比如,文字是微博的主要沟通语言),但就目前来说,“短视频”的沟通成本远高于文字和图片。
“短视频社交”虽然横跨“视频”和“社交”,可立足点是在“社交”领域。因此,这里面,端视频只是实现社交的“工具”,完全为“社交”而服务。因此,“短视频社交”从诞生那刻起,就对“短视频”的语言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但是,这一点,显然有违视频这种形式首先身为“强内容”的基本规律。在“短视频社交”模式中,产品的设计思路是,将“短视频内容”转化为“语言”,以此建立社交关系;同时,也试图保持视频的内容属性,即,起到能吸引流量。虽然看上去是非常完美的商业设计,效果却不尽如意。
该模式中,“短视频内容”并没有真正成为社交语言。或者说,这种语言的门槛太高。导致“短视频内容”试图饰演“多角色”,妄图起到“多功能”的作用,结果是,什么都没做到。包括其内容属性也没有开出出来。
毕竟,社交中内容(UGC)的生产和质量,是依靠社交关系来推动的。如果社交氛围都无法形成的话,就没有内容生产的动力。
“短视频社交”的缺陷是,错误的把“视听内容”当成文字一样的基本沟通语言,从试图用这种语言来构建社交关系,再用构成的社交关系来吸引流量,可惜的是,“视听内容”目前还没法下沉到基本语言的程度。
因此,目前看,视频社交至少得先有其中一个成功,然后逐步实现另一边。因此,这更多是个有步骤的阶梯式实现过程,而不是同时成立的过程。即,要么先有强大的内容,基于内容来建立社交关系;要么先有成熟的社交氛围,来实现视频的社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