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营销圣经——专注中产阶级趣味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737

TED 10 周年了,确切地说是 TED 全球会议的 10 周年。10 年前的 7 月 12-15 日,TED 全球首次会议在英国牛津召开,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不少响亮的名字,比如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Jimmy Wales,以及诺基亚的设计策略负责人马克·阿迪萨里。此后在坦桑尼亚、南非、里约热内卢都举行过。

TED 的演讲,就是用 18 分钟来讲明白一件事情。

TED 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 T(Technology,技术),E(Entertainment,娱乐),D(Design,设计),最开始,每个演讲者主题内容也一般围绕这三样。1984 年,TED 由一个叫做理查德·沃尔曼的建筑师创立,但是从 2002 年开始,这个松散的组织就落在一位叫做克里斯·安德森的人手里,他开始改变 TED 的组织方式,把 18 分钟的演讲内容传到网站上。如今,它是互联网上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视频形式。它不够短,与最主流的视频长度相比,它又显得很长;它不够轻松,轻松的内容是那些娱乐又搞笑的,它是演讲,很严肃。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现在很火。2003 年它创造的收入是 300 万美元,到了 2012 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 4510 万美元。视频的总浏览量已经超过了 10 亿次,现在每天都会有 200 万次的浏览量。你还会发现,如果某本书上标注了“TED 演讲人”这样的字样,往往会更好卖一些。

TED 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做的是中产阶级趣味的生意

TED。技术、娱乐、设计,这几乎是近年来个人消费领域上最重要的三个词。创始人理查德·沃曼在 1984 年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 80 年代初,技术、娱乐和设计领域发生着变化,不是很多人能看到这一点,我看到了,并且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它希望邀请各界名流来讲讲这三个领域不断发生的创新事件,那一年第一次 TED 会议中展示出来的看上去很简陋的样本,后来都成为了大家愿意去买的东西,比如卢卡斯影业展示的一段 3D 图像,这是皮克斯动画的前身;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展示的那个 128 K 的麦金塔电脑,还有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展示的一个声音识别技术。

TED 的历史实际上比 10 年要更长一些,1990 年,TED 在加洲长滩举办了第一次演讲,也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 TED 大会。此后它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但 TED 抓住了一个核心,技术、娱乐、设计,这些都是中产阶级的趣味和结合点。

先看看从 TED 诞生以来,有多少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早上起来你要看一眼手机上的新闻、早饭前可能会戴上手环跑两圈、用地图找一下待会儿要去的地方,到办公室的时候打开空气净化器、戴上蓝牙耳机听首音乐、晚上睡觉之前拿出 Kindle 看些书,每年都会冒出来的新技术正在左右我们的生活。

我们越来越需要娱乐,并且希望用简单有趣的方式了解世界,在中产阶级的生活里,娱乐最容易变成其中有趣的东西,我们越关注自己,也就越愿意为娱乐投资。三年前,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 PC 的销量,娱乐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至于设计――还有什么能比一个有设计感、与众不同的带着设计师标签的产品更能显示出你卓而不群的品味呢!你会发现无论是手机、家居,还是 Airbnb 这样的产品,如果面向的是中产阶级,那么设计师肯定是这个团队里很关键的部分。

说得简单一点,TED 从一开始所关注的这三个领域都有类似的特点,他们都是一种上了档次的消费,也拥有更好的导向新消费的能力,这里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就是中产阶级。TED 的名人演讲内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中产阶级趣味的体现。这是一个很对的趋势,你做对了一件事,抓住一个对的趋势,赢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当然,不是迎合中产阶级都能做出满足中产阶级的产品,成功还有其它理由

TED 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很大原因来自于 2002 年克里斯·安德森的接手。他那个时候创立过两家公司,一个叫做“未来”的杂志出版机构,一个叫做“雪球”民用网络公司,但 2000 年纳斯达克股灾让他创业的两家出版集团都遭到重创,也就是在这期间,他认识到 TED 的价值,2001 年他把 TED 买了下来,成为了他创立的种子基金会的一个项目。

此后就有了视频,克里斯·安德森把视频放到了网上,三个月之内创立了网站 TED.com,一年之内视频浏览量超过了 1000 万,六年之内达到了 10 亿,比起昂贵的门票,视频是免费的,也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度。当时把视频这件事做得最突出的是 YouTube, 2005 年 YouTube 创立,到了 2006 年,它已经拥有每天吸引 600 万人浏览的能力。在那个时候,人们也对做有趣的视频产生了兴趣,比如一些以游戏为主要内容的网站。

但是跟那些主打搞笑好玩的趣味视频比起来,TED 并不短,也相对严肃,但是它把我们此前需要在书上获取的知识碎片化了,以 PPT 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此之前,如果你想搞明白这样一件事情,你得花上很长的时间来看书,TED 用 18 分钟帮你把它解决了。18 分钟,艾隆·马斯克可以解释特斯拉、SpaceX 和太阳城背后的问题,经过他多年总结和思考的内容,你在那些翻页的 PPT 上就可以看到。

但让每一个演讲者都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并且在这规定时间内将最精华的信息生动地传递出去并不容易。TED 演讲台前,每一个演讲者都会面对一个 18 分钟的计时器,而在他们开始演讲之前,主办方一般会跟他们进行长时间的磨合,PPT 如何才能与演讲内容结合达到最佳效果,演讲内容中,哪些应该缩短,哪些应该展开,主办方一般会跟演讲者进行至少半天的交流,并且进行 2-3 次来回的交谈和会面。


艾隆·马斯克和克里斯·安德森对谈

所以,它成为了一个标签,一个很贵的 7500 美元的标签

那么去现场听一次一年一度的 TED 呢?你需要花 7500 美元,参加为期四天的演讲。在克里斯·安德森决定要把 TED 做成视频形式的时候,他曾经担心过门票的收入。不过他的做法确实把门票价格提高,却发现前来听一场 TED 的人有增无减。

可能更加关键的问题不是为什么一年一度的 TED 值 7500 美元,而是为什么有了视频之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跑到现场去看?TED 已经类似于 WWDC 和 Google I/O,在视频出来之前,它至少做到了一件事情,保持质量。视频出来之后,它只不过给这种高质量的演讲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让人们甚至从“去听听那里在讲什么”变成了朝圣,类似宗教仪式。在四天的 TED 里,人们可以看到密集的名人,四周的环境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包括所选择场地的建筑,会场所提供服务的格调(TED 从来都在走高端路线),细节上跟观众观念上的契合(重复利用,回收易拉罐之类的做法)能够说服花得起这个钱的人,并且顺理成章地让他们传播 TED 的好口碑。

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花得起那 7500 美元去听为期四天的讲座,TED 有很多你可能参加过,但未必分得清的其它化身。除了正儿八经的 TED Conference 之外,还有这些很像的名字: TEDx,TED Fellows,TED Active……

TED Fellows:这是用来发掘更多优秀人才加盟 TED 的一个项目,目标地区是发展中国家,40 岁以下的人们可以申请成为 TED Fellow,TED 会让他们发表简短的演讲,这也是 TED 希望引进源源不断的新话题,更加吸引人的办法。

TED Books:18 分钟没有解决完的问题,可以到这里来解决,演讲过后,这里是阅读的部分,你会看到《未来的 100 个建筑》、《爱的方程式》、《我们将如何在火星上生活》这样的书,不过这也是另外一种碎片化,用户通过手机进入这个叫做 TED Books 的 app,并且在上面提供资源。

TED-Ed:TED 也做在线课程,不过比起 Coursera 这样的课程而言,它更像一个互助式的自习课堂,用户可以自己上传任何一条视频,添加针对这个视频供学生回答的课后选择题、笔记和相关的资源,每个视频大概有 4 分钟内容。

TED Prize:对了,从 2005 年开始,它每年还会颁发 TED 大奖――不是表彰成就,而是赞助愿望,它们每年会奖励三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愿望,获奖者会获得十万美金去做他们说的这件事情,去年获奖的是一个叫做 Dave Isay 的电台节目制作人,他的想法就是做一个叫做 StoryCorps 的手机应用,让采访记录变成一件可以分享的事情,用户可以在街上找一个人,打开应用,采访,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录音,之后上传,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你打开这个应用就可以听到世界各地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了。

于是,有很多人去学它。当 TED 变成了一门很流行的生意,同样可以是出于刻奇的心理,每个人也都想就此继续做下去,但大多数学的只是皮毛。有很多本地化的尝试,比如一席。但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是,选择平台的权利还是在观众这一边,他们仍然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内容的质量,而这正是目前国内许多 TED 效仿者所面临的问题。TED 成功的核心在于技术、娱乐和设计,但是国内的类似活动还需要更加清晰的定位;时间的把握也很关键,TED 作为一个碎片化的开始,很清楚如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和保持新鲜感,但在国内,中国的效仿者大多没有严格控制演讲时间的想法,演讲内容也只能因为演讲者想说什么而定,这跟 TED 严格控制演讲时间,敲定演讲内容的做法很不一样。国内的效仿者效仿的大多是“请个人来演讲”的部分,到现在为止,他们还只能让人产生一种这样的感觉:“好歹去了一趟也能见着个名人”以及“回来也可以跟人说,我去了一个跟 TED 很像的地方啊”。

但是作为一个瞄准中产阶级的产品,它也带上了一些刻奇的色彩

于是 TED 无形中给人们创造了这样一种感觉:只要花上足够长的时间,把这些内容全部看完,自然就能像那些演讲者一样对一个领域的技术和未来了如指掌。TED 也成为了一种新刻奇的标配:看个 18 分钟的视频,就会为自己懂了那么多前沿的知识而感动,要是竟然还有兴趣看下去,就会为自己能够坚持学习而赞叹不已,要是能够遇上一群也在看 TED 的人,就会被这种跟别人一道携手认识新世界的场面所深深震撼,但是 TED 所能提供的知识和见解也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它经过了别人的思考,呈现在接受者面前的时候,由于省掉了长期思考的这个环节,他们认为自己获得这样的见解可以轻而易举。

TED 的标签也无处不在,除了以上的用 TED 来比喻通晓万物之外,图书的腰封也用 TED 这个标签来证明权威,中产阶级可以用它展示自己的趣味,TED 的意思是会演讲、显品位、懂得多、有知识,无论你在饭桌上聊到什么,只要一扯到“上次我看一个 TED 演讲,里面说到……”的时候,就会突然觉得话题变得高端起来,并且人人都想就此继续说下去。

我们还是来看几个有影响力的 TED 视频吧

你一定看过他们,只要你平时刷刷微博和看看朋友圈,就怎么都无法错过。这是一个带有刻奇色彩的产品,每个人看到它,都忍不住刻奇的心理想要说两句,但是回过头来,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它。

詹姆斯·卡梅隆:《阿凡达》之前的好奇小男孩

艾隆·马斯克讲述特斯拉、SpaceX 和太阳城

最近在朋友圈转发很多次的——莱温斯基:羞辱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