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名的搜狗输入法测试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
什么名字容易记住?就是用现有的、通俗的词语做名字,更容易记住。所以如果你取了一个名字,建议你先用搜狗输入法(当然,你也可以用百度、谷歌输入法)输入一下。
比如同样是房产中介,我爱我家和臣信房屋相比,前者的名字在通俗性上有巨大优势。因为我爱我家只要打四个拼音可以直接显示
而且是排名第一的词语
后者不但不能直接打出来,还要几个步骤才能打出来。
这说明不仅这个名字不够通俗,不容易记忆,消费者在网上寻找的时候也会浪费很多时间输入,有的会直接放弃。
比如小米、锤子、魔镜,这一类名字就是现存而且会在输入时第一个出现的词语,这种名字在通俗和易记性上最好。
小马宋就不是好名字,除非你做了智能联想。
再比如像罗辑思维这种,现在是因为名气大,被搜狗输入法收录了,初期会被“逻辑思维”占据,消费者需要重新选择。
还有像“e袋洗”这种中英结合的名字,消费者的输入非常复杂。首先要切换输入法或者中英文,然后“袋洗”这两个字的输入也很费劲,不是个好名字。
2、传播效果的百度指数测试
如果你给自己品牌做传播活动,现有的公号阅读数和微博转发数由于作假太严重,已经没什么参考意义。而如果你只是做广告投放,可能连个数都看不到。所以通过百度指数来检测品牌影响力的升降,是个很简单的方法。
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百度指数能够告诉用户:某个关键词在百度的搜索规模有多大,,关注这些词的网民是什么样的,分布在哪里,同时还搜了哪些相关的词,帮助用户优化数字营销活动方案。百度指数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像公号文章的阅读量那样。
虽然百度指数也有可能被刷,但如果不是自己去刷量,通过百度指数监控的对比还是能看出比较真实的变化,因为百度指数来自网民的主动搜索。
我曾听蔡文胜做过一个演讲,他说他判断一个公司好坏,百度指数是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
下面这个图是神州专车的百度指数,那个一阳指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3、策略定位的百度搜索测试
这个恰好看到李叫兽的一篇文章《文案的策略性:只顾KPI的文案没有用》中提到了一段,我偷个懒直接粘贴过来了。
而就文案来说,我遇到的最多的情况就是——写文案的人妄图同时实现多个目标,无法进行战略聚焦。
比如这张框架海报(放在电梯里):
这样放在电梯里的海报存在什么问题呢?
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不多(消费者看海报也就3秒),但是却想要实现又大又多的目标。
首先,这个海报主文案『用脉脉实现职业梦想』所体现的战略目标太大——占据『实现职业梦想』的这个概念。
而脉脉能够有效地占据这个概念吗?
其实百度一下就能知道。
我百度了下『实现职业梦想』,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公司在打这个概念,其中包括各种培训机构、商学院、书籍……甚至还有卖西装的:
你为你的新产品写了一个文案,尅搜索一下这个策略定位,如果发现已经被太多品牌占据了,很难成为一个独特的有效的定位策略的。比如你要是搜“怕上火”,就被王老吉和加多宝刷屏,搜“横扫饥饿”则士力架居多,搜“困了累了”第一个默认的是红牛,当然乐虎和东鹏跟进了这个策略文案。
4、新产品的朋友圈测试
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你的每一个顾客都是潜在的传播渠道。如果你能让你的产品在被购买后同时在朋友圈晒单,无疑增加了一次免费传播机会。
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可能被晒单的机会包括:开箱照、上身照(鞋服类)、使用体验、结果分享(足迹等)等。你在任何一个环节的设计上如果能够赢得一次发朋友圈的机会,都会增加你品牌的曝光率。
比如去年我做的《一本全是广告的书》,取这么个名字确实有私心,因为这种名字会让人有晒书的愿望。下面这就属于开箱晒单
这个属于使用体验晒单
所以当你要推出一款新产品,能不能打动消费者?可以先赠送50-100微信好友,看看晒单率如何。
开箱晒单有几种原因:
被包装盒打动(设计太美不敢看、特别、有缺等)
被文字打动(包装盒上的文字或者卡片)
被产品打动(比如肾六,比如野兽派等)
当然开箱晒单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就此单独写一篇文章都不过分。今天说的是朋友圈测试这个工具,所以不展开讲了。
去年我帮朋友做了一个多肉植物的设计,最初送了50个朋友,有个朋友居然拉了一群然后讨论这个东西,接着在群里又销售了几十盒,说明试销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你发现朋友收到产品后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是礼貌性的晒单,那你的设计就是有问题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