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婆报告是怎么炼就篇篇10w+的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42

石榴婆:原新闻晨报国际部记者,采访过三届美国大选,两届法国大选和一届英国大选。

馒头大师:石榴婆背后的男人,解放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


一.石榴婆报告介绍及内容定位

Q1:

你曾经说过,公众号取名叫“石榴婆”,意思是比八婆还要八婆,是 “十六婆”谐音,而且你也喜欢吃石榴。那你是因为特别喜欢娱乐八卦才选择了这方面的内容吗?娱乐八卦方面的内容很多,当初是如何给自己进行定位的?

A1:

石榴婆的来历,主持人也说了,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其实在很多场合也说过。石榴婆还是比较喜欢娱乐八卦这方面的内容,这也和她在新闻晨报做过一个和娱乐有关的版面有关系吧。

那个版面主要是写好莱坞娱乐八卦的,当时婆婆也很enjoy这个编辑生活。但是后来这个版面因为各种原因停了,停了以后感觉空着也是空着,这些资源放着也是放着,干脆就开始做了一个博客,名字就叫“石榴婆报告”。

所以石榴婆是从博客开始的,定位就是欧美好莱坞的娱乐八卦。

■■

Q2:

很多人看“石榴婆报告”经常发时尚八卦,会以为婆婆是时尚杂志的编辑,但实际上她是《新闻晨报》国际版编辑。据了解,石榴婆公众号13年3月开通的,此前婆婆是在做博客的,是因为什么原因想开通公众号的?听说是你劝婆婆开公众号的是嘛?

A2:

石榴婆确实是国际新闻的编辑,而且还是记者,也采访过三届美国大选,两届法国大选,我觉得也是挺不容易的。关于她的国际新闻我觉得还是挺专业的,当然了娱乐八卦是兴趣爱好,我也挺高兴的,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作事业做了。

说到开微信公众号,应该是13年3月份,也是我的职业习惯的关系。我是传统媒体,当时腾讯在上海邀请我们去,因为腾讯微博想邀请我们媒体入住。那天在上海总部前后一共5个人介绍腾讯微博有什么好处,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够入驻开一个官方账号。

前四个人介绍腾讯微博,第五个人上来说讲最近有趣的东西,比较流行的微信公众号。据我同事说,前四个人上来我一个问题也没问,第五个人上来,问题全是我一个人问的。那时微信还没有限制那么严,当天晚上回去我就开了五个微信公众号,单纯是试验性质,其中一个就是“石榴婆报告”。

全部开通之后我就把我老婆拉过来,让她更新这个微信公众号。我说这个东西肯定要代表未来,比PC端的博客更有前途。

当天她也尝试了一下,如果有人翻到她第一篇微信的话,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哈哈”,那是个实验性质发的。

当然,给老婆开了账号后,我自己效力的媒体不久后也开出了微信公众号,在当时传统媒体里也算比较早的。

■■

Q3:

听说开通微信一个月之后就把博客停了,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初步就看到公众号的威力了吗,为什么来专心做微信了呢?

A3:

首先还是个趋势,我一直觉得微信并不完全代表自媒体,或者说公众号就是自媒体。

其实自媒体的形式一直存在,而博客作为自媒体形式来说,表现比微信公众号更像自媒体,而博客可能更像是PC端的自媒体,而微信公众号代表着移动端的自媒体。

关于趋势问题,和什么作对也不要和趋势作对,博客那时候确实是有个总体走下坡路的趋势,其实那个时候石榴婆在新浪时尚博客已经是新浪名博了,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能够在最早的窗口期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那是最好的。

然后转移到微信公众号:

首先是用户体验的改变。作为读者来说,当时一开始就有很多读者说,没想到真的会收到婆婆的回复,在微信对话框里收到回复,感觉像是跟婆婆对话一样,像这样咫尺天涯的距离可能是博客代替不了。作为运营者来说也有自己的成就感,确实觉得和读者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当时她做了几期,明显比博客和粉丝互动的更好,而且更有成就感。

当时在微信公众号刚出来的时候,微信公众号的粉丝还是真的非常非常可贵的,中国有句话叫“三千越甲可吞吴”。那时候微信有了三千的粉丝,真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同样作为平台,微信在移动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你的每一篇文章,读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而且当时订阅号没有被折叠,所以文章是显示在好友的列表栏里的。

现在回忆起来那些都是甜蜜的日子,因为那时候有很多的红利。你要是说石榴婆有做的特别的好或者怎么样,我们也并不觉得。唯一可能比较幸运的是,我们比较早地赶上了微信的窗口期。

■■

Q4:

石榴婆目前的定位“好莱坞娱乐八卦,影视讯息,外国明星街拍,穿衣搭配。” 中间有没有发生过变化,哪些内容是读者们最喜欢看的?

A4:

总的来说没有怎么变过,其实石榴婆最希望做的、最喜欢做的还是娱乐八卦。因为她自己写起来挺开心,但是因为国情所限,好莱坞是有人关注,但是关注的群体肯定不是最大的,最大的群体是什么?是国内明星的八卦。

但是国内明星的八卦,说句实话还是挺麻烦的。婆婆现在主要的焦点还是在国外好莱坞明星的八卦上,在写八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写到一些街拍,这些明星出去穿了什么衣服、穿了什么鞋子、背的什么包,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后台的互动、阅读数,大家对明星穿的搭配的反响相对来说可能更热烈一点。

另外要充分听取读者的意见,做穿搭的内容会多一些。但是做穿搭的话,有一个特色是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但熟悉婆婆的会知道,她不是要宣扬一种拜金,或者买买买。她背后其实还是有一种价值观的,需要的才买或者喜欢的才买,如果不需要或者不喜欢的你可以看,但不一定要去买。

石榴婆报告也做影视,以前我们一直是看美剧的,每天都会看,两个人会去追很多剧。但是做石榴婆账号以后就不同了。群里在座的很多是公众号的运营者,我们玩笑说叫“公号狗”。做公众号以后就没有多少时间是属于自己的了,所以很长时间没有时间去追剧了,偶尔空下闲来可以追两集剧。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前两天她推荐了《福斯特医生》,好像是说男人找小三的,我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她看了。今天我在后台看见有很多读者截图给她看A站的弹幕。(因为我们看的时候都把弹幕关了)后台截图里很多弹幕都说是婆婆推荐来看的,所以她说准备去看一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

Q5:

每期内容的生产流程是怎样的,怎么确定选题,微互动wihudong群友还很好奇那么多的漂亮图片、有趣的动图都是在哪里找的呢?

A5:

每期的流程: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工作挺累的,有时候我觉得她也挺累的。每天早上一早起来,因为现在请了两个助理,帮她一起裁图、看图,一起商量。所以一早就会开始商量选题、找图片,然后吃午饭,下午继续干活,干到四点多。她去接我们的宝宝,助理下班了。晚上的话她就会自己做,基本都是做到凌晨一两点。很多人都很羡慕做公众号的生活,但其实她还是挺辛苦的。

就像刚才她还在做推送。我说已经八点半过了怎么还没有推,她说还想再插一张动图。其实她自己也知道,插或不插这张动图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她做事情就是比较认真,不插这张动图她自己这关过不去。我记得她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做一件事情就认认真真地去做,不然就不要去做。

文章里的图:图片真的是成千上万的从海外网站上去找。有人提过,婆婆也就是从国外网站搬些图片来而已。确实是这样,但问题就是在于那么多的图片,千千万万的图片,如果让你自己去找的话,可能就会眼花了。但婆婆的作用就在于把这些图片归纳起来,以一个个主题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Q6:

石榴婆报告的标题都是非常精彩的,平时的标题是怎么确定的呢?“一条”的老板徐沪生说过他们起标题会改100遍,你们的标题会改很多遍嘛?

A6:

100遍不至于,没有那么多,但是确实也会斟酌。说实话标题党还是非常重要的,标题党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而且我们都是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出身,对于标题的要求会比较高,有时我在办公室她都会打电话给我,问我哪个标题应该怎么样,如果在家的话,大家有时一起商量这个标题应该怎么取。

大多数标题都是她自己取的,有些我觉得确实也不错。比如前几天有一期《不要试图理解男人,他们的脑子都是被枪打过的》,当时她就专门来问我“脑子被枪打过”这句话是不是带有很大的侮辱人的性质。我倒觉得不至于,一般说脑子被枪打过了,按我们上海话讲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脑子一时进水了呗。而且用这个形容那些偷情的男人,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

7喜补充:“不要试图理解男人,他们的脑子往往是被枪打过的”,标题确实是非常精彩,翻看文内的评论也可以看见小伙伴们评论标题赞,被标题吸引进来了。所以好的标题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今天下午我正好做一个新媒体的讲座分享,关于现在微信传播,有两句话很多人都讲过:标题决定是否点进去,内容决定是否传出去。

用户点进去只会为你贡献一个阅读数,当然这个很重要,人家会了解你,进入你这个入口。

但更重要的是,现在微信每条内容的传播流量主要来自朋友圈的转发。这样的话,只是能让读者点进去还不够,你要用内容去真正打动他们,击中他们痛点,能够让他们有感慨,感同身受。这样他们才会传播到自己的朋友圈去。而这一点比标题做得好要更重要。

在这,我也想表达一点,无论标题也好,文章也好,包括一些措辞也好,还是要斟酌的。毕竟对读者、对我们运营者都要负责。而且也不怕大家黑,我是处女座的。

■■

Q7:

目前石榴婆报告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是哪篇呢,有多少阅读量了,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A7:

因为后台我并不是每天都去看,每天都去比较。所以说阅读量哪篇最高,还真没有印象。

但有一篇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乎所有号都做。当时我们发了一个文章《Met Gala丨大都会除魔记》。

在这个慈善晚宴上女星都会争奇斗艳,穿各种各样的衣服来参加这个晚宴,时尚号第二天都会发这篇文章。

那天我还在办公室,婆婆打电话问我今天能不能早点回家,说今天这篇文章推送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白天很多时尚号都推了,那么晚上石榴婆推的话,还是想尽量显得跟大家不一样。

等我六点多回去,看到她桌子旁就放了《西游记》,还有一本《红楼梦》,说今天想写成一篇类似于除妖记,这种半白话文方式的文章,叫我帮她一起看。当时我们把推送的文字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对,一个字一个字的改,把那些符合现代语境下的词语都换掉,换成类似于白话文里的那种说法。

那篇文章我确实印象蛮深的,第一天阅读量是50万阅读,第二天、第三天我就没去看。这篇文章好像流传度也比较广的,给我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这个场景描绘出来,大家可能脑补出来的是这样的:一间夫妻老婆店,这样的小作坊,两个人起早摸黑,赶着一头拉磨的驴子,这种小作坊的生产方式。

■■

Q8:

你个人比较喜欢的文章有哪几篇,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

A8:

我第一时间脑海里反映出来的可能是这么几篇。

因为我是男的,所以我对纯粹讲时尚的印象不深。有一段时间乌克兰总统频繁迭代,一会是美女总统,一会又是个男的,然后又是个女的。婆婆就写了一篇乌克兰总统的历史,是从美女学霸和帅哥的角度去写。通过一篇文章就把乌克兰混乱的总统迭代史说清楚了。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有用的,因为我自己也喜欢历史。

还有一个是年初的时候她决定辞职,写了一篇关于她为什么辞职以及做这个号的心情,那篇文章我也是从头看到尾的。实话实说,她很少有文章能让我从头看到尾,因为我不大感兴趣,但那篇文章她说出了很多真心话,我看了之后我也觉得挺感动的。

然后就是迪奥秀,迪奥请她去法国,另外一个是欧莱雅请她戛纳电影节走红毯。那段时间她在法国的那几篇文章,我都会看,确实也感到很不容易,因为做自媒体,最后不管怎样都得到了品牌方的认可。当然这个也全是靠读者的支持,我还是挺为她自豪的。

有时候我也会判定某期文章是不是受欢迎,也有个标准,就是哪天晚上我发现我自己的朋友圈里的朋友转石榴婆的文章多了,那这篇文章可能又击中某个点了,我就会点进去看一下。

■■

Q9:

刚刚说的乌克兰总统这类政界文章,此外,石榴婆报告还会根据当前全球热点、时政类大事来决定选题吗?还有其他成功的文章吗?

A9:

没有没有,其实绝大多数情况还是根据时尚的热点来的,而不是跟着国际时政的热点。

那次应该是她自己手痒了吧,做为一个国际新闻编辑,实在忍不住了,就写了这么一篇吧。但平时的话主要还是跟着时尚的热点来的。

二.石榴婆报告运营与粉丝增长

Q1:

石榴婆报告最初的粉丝来源是哪里呢,微博上面的吗? 除了依靠内容吸引粉丝外,还使用了哪些方式,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A1:

最初的粉丝就是来自博客,当时在博客说了一下,今后会在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希望喜欢看石榴婆报告的就可以添加石榴婆的微信公众号。当时一个星期引来了3000粉丝,就这么点。

当时也很有意思,有一些留言说“微信是什么?没有装”,“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就是两年时间,两年之后已经发展到这样。这就是时代吧,这些留言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征。

石榴婆做到现在两年多了,当然我们这个是个特例,并不是说这个是个值得推广的经验,但我们确实是这么做的——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互推,完全是靠内容增长,没有做过任何的营销和运营手段,就是这样做内容,默默地增长,。

■■

Q2:

石榴婆的粉丝转化率非常高,有没有大致计算过阅读量和粉丝增长之间的比例,你是怎么维护与粉丝的关系,和粉丝互动方面有什么诀窍?有没有建立用户群,和他们深度服务呢?

A2:

维护和粉丝互动的话主要是在后台。其实这个方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后台多互动,多回复,能回复的尽量都回复,而且后台全是婆婆本人回复的,从来没有什么助理或者谁来帮忙回复,有时她出差的时候我会回一两条,但是这是很少很少的情况。

微信群没有建立过。在座的肯定微信里都有很多群了,每天对着群烦都烦死了,如果再建一个群,其实我们也没想好怎么管。

如果没想好怎么管就建群,会对用户造成一些体验上的伤害。因为我自己做新媒体的,自己的公众号也开过群,确实一开始都加满,大家兴趣都很高,但到后面如果没有一套强有力的群规,没有专门的人来管理,这个群就会失控,或者很快就失去声音。

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还是值得探索的。

■■

Q3:

现在账号内拥有的粉丝,在属性上有哪些有趣的数据嘛?目前内容生产团队大概有多少人,还有没有做别的账号呢?

A3:

数据上可能相对来说,有意思的有几个:

1.前两天刚看过的,接近89.52%的粉丝都是女性粉丝。上海的粉丝占到了17%左右,接下来是北京。我们原来以为可能四川、成都的粉丝会多一些,现在看来是北上广的粉丝最多。

2.用iPhone的数量是73.64%,之前有个让我惊讶的事,iPhone6 刚出来的时候,第二天、第三天用户里面已经7%是用了iPhone6 和iPhone6 Plus,这让我印象比较深,因为当时我自己都没有买到,这些可能是一些海外读者吧。

3.每天的阅读数,从我们睡觉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会增加一段,后台也有很多留言说自己是时差党,英国和美国留学生看得多,他们会在那个时间看。

团队除了婆婆,现在是两位助理。一位主要是内容上的助理,另外一位兼顾一些合作谈判、日常事务的处理这些。整个内容团队是三个人,我不算,毕竟我不是在里面的。

我们没有做其他的账号,还是那句话:做一件事就是要认真做好。我们觉得认真地把一个账号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目前并没有做得很好。

另外就是和我们两人的观念有关吧。我们两人的观念还是比较一致的,在有一次讲座分享的时候也讲过,钱是赚不完的,开心是自己的,然后我们并不是要做很多号成就一番大事业,或者接受很多的投资去纳斯达克敲钟。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真正能把这个号做好,这个一点也不是装逼,能让读者看到这个号能感到一种快乐,或者和婆婆一起交流能产生一种快乐。还有就是能把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好点,就是自己过得舒坦就行了。

所以可能有时候我们对广告客户也会相对来说更坚持一点。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不伤害客户体验为前提的,伤害读者体验的我们都不会做。

■■

Q4:

我们看到石榴婆的QQ公众号已经申请了,并且还被官方推荐过,说一下你们怎么看待QQ公众号及那边的读者吧。

A4:

QQ公众号还是一块比较陌生的领域,我们确实也是想先试试看。看看怎么样,也非常感谢QQ公众号给了我们一天的推荐位置,目前加的读者还是挺多的。

目前来说没有特别地做,只是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在原封不动也转过去。但是,两边的读者肯定是有区别的,那边肯定要更低龄化一点,以后可能会做一些改动,但目前确实没有精力,还是先试试看吧。也向在座的各位有QQ公众号的前辈多学习。

三.石榴婆报告广告与商业变现

Q1:

关于广告选择方面的,石榴婆推荐的产品粉丝一般都特别认可,有粉丝留言说婆婆的推广是他所有关注的公众号里最有品味的,请问这是怎么保证的?

A1:

怎么保证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舍得,要舍得不做。

可能会影响品味或者影响读者体验的广告,哪怕价格开得再高,我们就是不做。比如有些客户,他一直坚持要求你要加进某个词,你必须要体现我们这个体现我们那个。

那么这时候就要坚持。坚持不加,大不了不做。所以说还是舍得。

有时候必须要承认这样是挺困难的。客户方面也会有各种需求。这个时候还是要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号,所以我前面说一点也不装,我真是希望读者能看到一个好的内容。而不是其他什么,那么这个时候该放就要放。

■■

Q2:

好多人也都问怎么写广告软文的编辑,确实现在很多公号接广告粉丝都非常反感,但也有很多和广告内容高度结合,又很有趣的文章。就像是石榴婆报告的。

石榴婆的广告已经和内容高度融合,粉丝不仅不反感,还留言“连推广都如此有看点”,在广告推广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告诉微信运营者?

A2:

这个东西其实有点难说,简单说的话大家可能认为我讲了也是白讲。

首先,你的广告内容要打动人吧,我指的是整篇文章的内容都要打动人,但这个东西为什么说了也是白说,因为你会说谁不知道应该这样,对不对?

那我举个例子,我个人喜欢一个号:六神磊磊读金庸,这个号我是挺佩服的,因为一个写金庸的号都能够接广告,而且你看他文末的评论“看到磊磊的广告我就放心了”。这样离钱远的内容他都能这样来打广告,你说还有什么内容可打不了广告?人家的内容是用心来写的嘛。

另外一个微信公众号我一直看:三表龙门阵(点击可查看三表在微互动的讲座内容)。他的是视频,说实话那也是我向往的一个形式,可以打产品广告,比如,“找工作就上XX网”这样的,接着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这种方式我觉得挺好的。

作为石榴婆如果真要说什么诀窍的话,主要还是换位思考,我写这个广告的时候会把自己当作是读者,读者会想看到什么内容,会对什么反感,用怎样的形式转承接会让读者尽量减少这些反感。

说句实话,没有反感是不可能的,任何插广告都有反感的体验,要思考怎么把这不良的体验减少到最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应该是石榴婆坚持出来的特色。你要事先让读者知道你做的是广告。比如,所有推广的标题上面必须都要写上“推广”两个字。关于这个已经记不住有多少客户强行要求一定要去掉推广两个字,我们也是一直坚持,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去掉推广两个字。

现在都在说原生广告,但是像原生广告做的早的,,他的原生广告会用另外一种颜色标出,因为有些原生广告写得太好了。读者一下子辨别不出来,但是他有个新闻伦理,会用另外一种颜色标出来让你知道这是广告,而不是新闻内容。

我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明白告诉大家并没有暗地里骗你什么,这是广告你可以点进去看也可以不点进去看,这是你的权利。这时候点进去看,用户的不良反应或者厌恶性会减掉很多。

■■

Q3:

每次的广告内容都是放在第二条的推广图文里吗?那每次你们的广告文案是怎样创作的,广告主会不会干涉呢?

A3:

所有的内容都是第一条是正文,第二条是推广,标注着“推广”的推广。广告文案创作说实话,确实婆婆有很大的精力在这上面,不一定都是为了广告主,也是想让读者的用户体验尽可能的不要被打扰。

广告主当然干涉广告文案的创作了,整个做广告的历史就是和广告客户相互争执的历史,目前是我们比较有道理,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经验。我自己的想法是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找到这个KOL,当然是相信这个KOL的能力和人气、语言的能力,不然怎么找他?

他已经有了很多的粉丝,既然相信他,已经找到他了,但是还用自己的文案来让他用,就有点暴殄天物,已经花了钱邀请了KOL却不让他发挥自己的能力。

因为这个KOL最知道自己的读者需要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感动到他的读者,你却不让他自己写,这肯定是一种浪费。包括我们接的广告,我们不接受对方的文案,全部都是要自己重新写过的。

每次会预览给对方,对方也会提意见,但是大多数意见我们都会坚持自己的立场。确实有些客户从他的角度出发会觉得这样更稳妥,如果不打扰我们自己的用户体验我们会虚心接受。

■■

Q4:

关于微信公众号商业化馒头大师是怎么看的?现在微信公号商业化的方式,有下方流量广告、打赏、发文章、嫁接微店,你觉得最好的方式是哪种?石榴婆报告有打算尝试上面这些商业化变现方式吗?

A4:

首先我想说都很好,能赚到钱的都是好方式。但是作为我们来说,不会开打赏也不会做流量的广告,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收入,那就不应该让读者再为我们掏腰包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获得收入。

不少人说石榴婆开了打赏一天肯定能获得不少打赏,但是我们不会开,那不是我们想要的。嫁接微店的话,至少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觉得能力还不够,无法把控商品的质量,进而造成对读者的伤害。

很多人说石榴婆这个性质最适合转型做电商,但是我觉得电商这个市场,几万亿砸下去,那么多前辈一片血海拼杀过来,多少人跌在坑里,哪有那么容易做电商的,至少我们觉得目前能力不够,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关于盈利模式是广告,这并没有什么自卑的。广告从原始人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人类的刚需,只要有商业的存在,只要有推广的存在,广告的需求永远在,只不过需要的是流量。

原来传统纸媒是通过广告模式,现在并不是广告模式不行,而是纸媒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的能力不行。广告的模式还在,只是转移到了其他的载体上。

做内容以广告为盈利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妥。

■■

Q5:

广告主会不会反馈一下效果呢?有没有哪期广告效果特别好的?目前接到的比较“贵”的品牌广告是什么呢,能说一下当时写文章的思路吗~

A5:

会呀,广告主都会来说。比如前两天某品牌举办的活动,开放报名一百个名额,婆婆的普通读者可以去参加。推送半个小时就有100个人发邮件报名满了,他们就来说没想到满的那么快,可以再多一些名额。

包括有些商家其实是货款两讫,已经完成,但是他觉得推广效果特别好,所以会跑过来说,婆婆这个效果太好了,再挑一点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吧,不是我们品牌的也行,只要报出来我们去给你买。

商家的反馈也是很多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有阅读原文跳转的,效果看得见。

这些品牌我觉得其实都挺贵的。

■■

Q6:

8月份盛传石榴婆报告被6000万收购了,当时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也在此做一个正式的辟谣吧?

A6:

╮(╯▽╰)╭,这事儿我也不说了,最开始是1500万、1800万、2200万,一点点调成了6000万,我也不知道6000万是怎么出来的。

大家可以想一下石榴婆如果6000万被收购了,了解婆婆的人知道她一个月肯定会玩一次的,如果有注资的话,投资人怎么会允许婆婆一个月花上一个星期时间出去玩。

前面我也说过,钱是赚不完的,开心是自己的。6000万也好,什么也好,说实话投资人确实找的也很多,但是后面基本上是不见面,全部谢绝他们的好意。我们暂时不会考虑融资,因为我们自己做的还是很开心的,也自由。

所以6000万的投资都是假的。希望在座的大家可以帮我们辟谣。

■■

Q7:

所以,谣言需要分辨呀。小伙伴做微信的时候也要注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关于谣言这事儿,前几天有文章说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大幅度下降,有人说微信将死,馒头大师对这事儿怎么看,有什么想对在座的运营者说的呢?

A7:

以下是我个人观点,说微信将死没有什么错,人也会死,世界上没有不朽的事,所有的东西都会慢慢衰落,只不过“将死”是什么概念。

这点我个人看,如果说马上会衰落,我个人不会认同。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来没有任何一个苗头、任何一个产品是可以替代微信的,所以微信还是会继续下去。所谓的下降没什么稀奇,因为微信是一款伟大的产品,原来的基数实在是太高了,现在的下降是在所难免的。

关于运营经验,这个我也没有太多资格和在座分享的,因为我知道今天群里有很多微信的大牛,轮不到我来分享。但是我自己有一个感受,我自己是做传统媒体的,大家都知道目前传统媒体处于一个困难时期,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要多久,能否度过,有多少能存活下来并没有人知道,我们也在一个艰难的时期。

但是我始终相信一句话:达尔文说过,在地球这个46亿年漫长的进化史里,什么物种存活下来了?并不是最强壮的物种,比如恐龙,也不是最聪明的,最后生存下来恰恰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大家可以想想,有这么一批活跃的人,从BBS时代开始、到开心网、人人网、新浪微博、到微信,他们其实都是做的非常好的,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不能说他们是非常非常牛逼,但他们肯定是一批最能适应时代变迁的人。现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发展太快了以至于绝大多数的我们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至于未来五年、十年,会发展成什么样,微信是什么样。说实在的,别说是我,马化腾、马云、李彦宏他们未必能知道十年后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最能适应这个时代变化、最能适应未来变化的,这批人是能最好的生存下来的,不管现在是怎样的,哪怕微信平台没有了,或者是之后会出来什么新的平台,只要能第一个敏感地捕捉到这个窗口期并尽快地适应它、更好地利用它,肯定还是有一个美好时代的前景等着我们的,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也是借这个机会,代表石榴婆谢谢大家一直的关注和支持,说实话我们是一个很小的号,也是慢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可能会让大家有些失望,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内容。

但是我敢保证确实说的是我们的心里话,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石榴婆报告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提意见,多批评。当然也希望能够多支持,谢谢大家。

群友问答

Q1:

时尚类的账号,关于服装时尚潮流这些话题如何深入开发,如何让较小众的话题做到更广的传播度?包括在编辑的内容上要注意哪些方面,是要以实际内容出发,尽量的去吸引用户眼球,还是从标题做到吸睛,将文章内容做的宽度、广度涉猎很多呢?

A1:

比较疑惑,已经知道这是小众的话题,那怎么还想做的更广泛的传播呢。小众话题肯定是感兴趣、关注的比较少,除非有一个大事件出现之后,你借这个大事件来借势传播一下,不然一般情况下它之所以成为小众就是因为它没有很大的传播度。

从实际内容和将文章内容做的宽度比较广,并不矛盾,标题做的吸睛大家都知道,如果能做肯定要做到的,但是很多时候都做不到,包括我们有时候也做不到。

那么吸睛的同时内容也跟上,就看你要传播的小众内容是什么东西,如果确实是很冷门的东西,说句实话,上来就说从实际内容出发,那真是从标题到内容都会一路不感兴趣到底,这个时候就真的要扯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慢慢地转到这个上面来。

另外同意主持人的说法,不应该借势的东西千万不要借势。

■■

Q2:

现在自媒体红海阶段,新起自媒体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如何才能做起来?

A2:

现在还不是红海,应该是血海,现在要从头做一个自媒体建一个新的公众号让大家看到真的很难。如果一定要有方法,可能有之下这么几种:

第一,有钱,去砸广点通。当然像一条那样砸广点通性价比那么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如果砸点钱应该还可以,可能现在广点通的粉丝价格算下来大概两块五到三块。并没有想象中的六块到七块那么贵。如果你真的有钱去砸。

第二,有独特的资源,比如你认识很多明星、或者在这方面确实有非常独到的观点或水平、能力,那做下去,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跳出来。

第三,文笔特别好,文笔好这个东西说句实话,这个东西很难判断的,有的人写的好就是写的好,写的不好哪怕再用语言去修饰还是不好。这个东西是很难判别的,如果你真的文笔好,现在可能还有一点机会,借助一两次事件冒出来。

除此之外,说句实话,如果这三点都没有的话,真的是挺难的了。你说靠坚持、靠毅力,我并不赞成这样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阶段。你可能一直在坚持,一个月两个月粉丝还是几百小几千,互动非常少,这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可能会让你耽误很多事情。我并不赞成这样做,如果这样我说句实话还不如尝试换个方向,放弃。

补充一点,还有一个方式,靠服务。但是服务是要靠资源的,如果你没有资源只靠服务把公众号做起来很难,资源包括人脉,其他各种资源,人脉都没有,光靠你一个人脑,很难做成服务。

■■

Q3:

请问下馒头大师,婆婆一天的工作量是当天的推送吗?她在选题上是怎么进行的呢?我觉得做公众号的工作效率是个很大的问题,我现在自己做,有时候只要出去一趟就没时间做当天的推送了。另外,建议我们每天都发推送吗?读者貌似没时间每天看。

A3:

婆婆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是推送。所以前几天我们去马尔代夫休假的时候,要回来的前两天,晚上她也开始做梦,梦见选题。

工作效率不是问题,这是你认真做公众号肯定会带来的后果。所谓的出去吃一顿饭时间就没有了。前几天我去北京的时候,商务范的范主请吃饭。这顿饭,很早的时候她就要把选题这些全部都弄好才有机会出来。大家都是这样的。

上帝是公平的,没有什么投机取巧,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或者说得到多少就会付出多少。如果要把一个号做好,肯定是不存在轻轻松松,吃个饭遛个狗,推个送就结束了。

都说公号狗公号狗,我认识的一个做微信号的整整一个月没有下过楼,结果他下楼出去发现车的电瓶都没有电了。一个月他就没有出过门开过车,天天在家里发公众号。

关于推送的问题,还是要看你怎么看了,每天推送是可以提醒人们这个号是存在的。但是照目前情况,订阅号每天那么多红点存在,每天发一篇不过是24未读变成25未读,多了一个红点而已。

所以这取决于你,还有你和后台粉丝的互动。如果你发现你和你后台的粉丝每天并没有那么多互动,或者没那么多强烈。倒是可以尝试不用每天推送,过得轻松点,过得舒服点。

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账号,也不知道你具体的是什么内容,所以仅供你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