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就是这个图
我个人也很喜欢研究心理学,
所以我今天来讲讲如何利用人性,
来做公众号。
虚伪
有些文章和段子,只是为了美化人性中的弱点存在的。
比如这个。
你不用动脑子,用大腿想想都知道假的啊。能力和好色程度有关系?你有这么牛逼的发现,咋不拿诺贝尔啊!那以后直接去抓嫖妓的人当领导好了?
还有这个?
我服了。。你初中生物老师看见你转这个,一定会想提菜刀来杀了你。哪家的脂肪可以存储智障这么屌?
这个我就更不说了。。。
为什么这么弱智的东西有人转?因为好色、胖、懒都是人性中的缺点,我们总想着去美化自己的缺点,所以这些文章就有了市场。至于对不对,谁又在乎呢?
恐惧
恐惧是一种非常非常强大的力量,朋友圈谣言贴能风生水起就是因为这个,人在恐惧的面前会失去理智,转一些没智商的东西。
怕支付宝被盗,管他对不对呢,赶紧先转了再说。
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魏则西,赶紧转。
还有另外一种恐惧,是营造一种紧迫感。让你担心这个帖子会被删掉,马上看不到了,继而点开。比如这种。
“整个朋友圈都在看”也是营造一种紧迫感,好像你不看就跟世界脱节了的感觉。
共鸣
共鸣是种在微信文章中用的非常多的手法哈,注意听,(敲黑板)
高共鸣的文章能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有一种“这就是在说我”,继而想让朋友圈的好友都来了解自己,然而分享出去。当受众群体越大,内容能产生的共鸣越强时,文章的效果越好。这种多见于情感号(@阿司匹林博物馆)、鸡汤号(@十点读书)、生活号(@咪蒙)、星座号(@同道大叔)。
受众为狮子座男生
受众为广告人。
受众为被贱人伤害过的人。
受众为北漂。
受众为有暗恋对象的人
好奇心
通过吊起读者的好奇心来引发传播,让用户觉得大开眼界,这个人居然这么倒霉,这个人居然这么作死,这个人居然这么传奇。总之,都是没看过的没见识过的。你带来新奇有趣的内容,用户就会产生分享的欲望。
这里面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创类的,靠将原本深奥的知识,做的生动有趣的。比如讲历史知识的@混子曰,比如讲时尚的@gogobi,讲美术的@顾爷,还有一种是靠搬运国外内容的非原创类:比如@英国报姐,@小野妹子学吐槽。他们都是从国外的reddit,推特等网站来找一些新奇有趣的东西来发。
这类文章经常会以“为什么”、”原来”开头。
八卦
这个很好懂啦,我们总是对明星公众人物有窥探欲。所以@严肃八卦,@关爱八卦成长协会 能这么火!
装逼
用户分享这类文章,主要是为了作秀,作给朋友圈的人看,让别人知道你过的很好,很幸福,逼格很高。
实用
这些文章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能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用户就会转(也有很高的收藏的比例)比如告诉你哪有好吃的:@企鹅吃喝指南 @周末去哪儿。告诉你去哪旅游的:@骑旅。告诉你哪儿堵车的@fm93交通之声。告诉你什么歌好听的@每日音乐。
贪婪
这个太多了,大部分企业公众号都走的这个路子,比如@中粮,
用金钱利益来增加关注度,人嘛都是贪小便宜的,送我东西为什么不要。
好色
这点更不用解释啦。。。各位老司机们。。。。。。
荣誉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当与你有关的东西被夸奖了,你就会感到骄傲,你的公司被夸了,你会有荣誉感,你的家乡被夸奖了,你会有荣誉感。随之就想炫耀嘛,就会转发文章。
报复
这种呢,多见于那种打开之后标题是骗人的文章。比如:
点开之后是: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点开之后是:没有!
点开之后是:是的。
我们被耍了之后会有一报复的心理,会想我被骗了,也戏弄一下别人吧,然后就转了。
正义感
在电商出现造假,或者有大公司出现欺负消费者。这种“坏事”,会激发起网民的正义感,来扩散这件事。这就是常说的“闹大”。古人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是这个道理。恶性事件总能得到最快速的传播。
同情心
这点也简单易懂,不说了。很多骗子就是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捏造假的故事来骗钱。
幽默
像新榜的前几名总是有@冷兔 @冷笑话精选 这种娱乐号。特别是现在人工作压力大,也不在微信上看什么长篇大论的文章,只想看几个段子放松下。幽默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情绪。
都讲完啦,能认真看到这里的都是好宝宝。
其实每一种情绪之间并不是冲突的,
比如当你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转这篇文章
《最近陆家嘴视频,快看!马上就被删除了》,
点进去之后是: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这里面就是好色+恐惧+报复等三种情绪。
比如《去日本还只会只会吃二郎寿司吗》
这里面就是实用+装逼。
在各种情绪里,
我觉得共鸣、恐惧、好奇的力量是最大的。
怎么活学活用还得看你们自己啦。
师傅领进门,开车看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