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一名普通的Uber中国员工,得知Uber中国和滴滴出行合并之后的心情。
江湖演变,行业革新,滴滴出行与优步的中国市场之争风云不断,大有当年金庸笔下辽宋之争的气势。然而8月1日风云突变,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宣布合并,这场世界大战终于落幕了。
8月1日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宣布合并。
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打车应用市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先走入市场的滴滴出行远比后入市场的Uber中国掌握更多先机。同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双方为了获得更多用户,都通过超大力度的补贴,用这种烧钱的手段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这种看似两败俱伤的打法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滴滴于2012年9月9日在北京上线,并在四年时间内先后获得了金沙江、腾讯集团、中信产业基金、中国人寿、苹果等多家品牌的融资。通过三年多的发展,有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已占据国内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
Uber在2010年10月,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辍学生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好友加雷特·坎普创立,并正式推出第一版App,名声大噪。2014年3月12日,Uber在上海召开官方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确定中文名“优步”,并与支付宝合作。
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不过优步依旧保持独立运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回顾那段岁月,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相爱相杀,时战时亲,颇为精彩,收购之路一波三折。
风云不断的收购之路
滴滴早期投资人朱啸虎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中曾披露了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的更多细节:
▶▶滴滴与Uber在三年前接触过,因Uber要持股40%未谈妥。
▶▶2016年7月,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主动向程维抛来橄榄枝。
▶▶7月21日,彭博社就曾报道称,多家机构投资者正在推动Uber与滴滴出行签订一项合作协议,滴滴和Uber都纷纷给予了否认。
▶▶8月1日早上,一封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公开信被泄露,其中包含了Uber中国意图同滴滴出行进行并购的信息。但滴滴出行资深副总裁陶然却表示,该公开信是假的。
▶▶8月1日中午,华尔街日报也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话称,作为该换股交易的一部分,在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合并后,优步将成为滴滴出行最大的股东。
▶▶8月1日晚,滴滴出行官方终于宣布收购Uber中国,包括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的运营,不过优步依旧保持独立运营。
兜兜转转三年时间,期间风云不断,双方你来我往,三年后,滴滴出行还是收购了Uber中国。
打车应用市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双方为了获得更多用户,都通过超大力度的补贴,这种烧钱的手段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滴滴出行和Uber都曾为了融资拼杀不断。
滴滴出行:目前被媒体披露的投资机构共有19家,滴滴出行的投资方以中资背景为主,专业投资机构与非投资机构各占一半。如淡马锡、软银、老虎基金等纯财务投资,如阿里、腾讯、苹果、北汽则可在业务上给予支持。
Uber:Uber投资方遍布世界各地: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沙特,今年2月份报道称,Uber的投资人已经到了52个,除了投资机构、科技公司、车企等之外,房地产公司、媒体集团也是其股东。
2014年,Uber来到中国后不久,首次推出了受到好评的叫车服务。那时候,滴滴打车正投入数亿美元,与竞争对手快的打车争夺打车市场的控制权。2015年初,滴滴与快的合并,合并后的公司积极招募私人司机,提供低价乘车服务,逐渐变成Uber中国杀手。随后滴滴出行又从苹果、阿里巴巴等投资方中融到巨额资金,给Uber中国带来沉重打击,竞争双方不得不开始采用了超大力度的补贴,用大笔烧钱的手段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现如今滴滴出行官方宣布收购Uber中国后,双方的补贴大战应该会稍稍冷却下来,而后期的滴滴出行为了保证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补贴依然会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作为优惠补贴之下的司机以及乘客,梅小花只想说:让补贴来的更猛烈一点吧!
滴滴出行、Uber中国的活跃,相较于民众和专车司机的喜大普奔,出租车司机却深感不安,因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投向了网上约车的怀抱,专车正在逐步夺去出租车的市场份额。所以,在这种市场混战下,。在这一方面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的反应倒更像相爱:第一时间积极沟通,主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同时呼吁合作车主保持冷静,不传播、不围观、不参与、不聚集。
图为:百度搜索相关新闻关键词的截图
混乱市场下,:我国的出租车业态新增一类网络预约出租车,其与传统巡游出租车共同纳入地方交通管理部门的出租车管理体系。此外,“专车”经营者需符合六项经营条件,此外,车辆需取得出租车运营许可,驾驶员需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此次公布的专车新规,就是为了解决出租车行业的历史包袱,规范网络预约出租车发展,从而让巡游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车公平竞争。
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宣布合并,这场世界大战的落幕也掀起了新的一轮借势大战,首当其冲还是杜蕾斯。(以下图片均来自其官方微博)
1、杜蕾斯:DUDU打车,老司机的选择。
2、世纪佳缘:#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又一对脱单了!!!
3、神州专车:祝你们幸福~!
4.宝马中国:让我来猜一下你最想要的打车神器...BMW+DIDI+UBER=BIU BIU一下,"马"上出发!
5.易到:专门发布了《易到针对滴滴优步合并的声明》。
6.雀巢咖啡中国:合合,喝喝。
7.一加科技:滴滴1下,“金”非昔比。
看了以上那么多品牌借势,老司机果然还是杜蕾斯啊!这文案、这海报,跪服!
据悉,此次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后,Uber许诺将会给Uber中国员工六个月的工资补偿+股票奖励,但获得奖金的必须条件是奖金发放之时仍保持与滴滴或Uber中国的雇佣关系,这被认为是Uber将会火速裁员。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面临的第一个举措很大可能就是裁员,所以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的员工们,揣好你们的小心脏吧。
但是在裁员背后,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1.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市场份额将超过90%,加剧了市场垄断加剧,恐被国家相关部门再次介入调查。
2.Uber中国的800多号员工去留怎么办?虽说现在有安抚性补偿措施,但也恐怕只是噱头而已。
3.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合并了,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网约车怎么办?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着实算不上好消息。
虽说现在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刚合并不久,未来会怎样发展,众说纷纭,但我们还是要祝两位新人白头到老。
不过,梅小花开心的是,我们又可以少下载一个app了!我16GB的内存还可以再撑一会!梅小花更开心的是:下一次互联网企业的抱团取暖,小花又不缺标题了耶!上一次用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