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圈的匠人精神 VS 菜场STYLE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04

我已经忘了是看到什么广告决定要写这篇文章的,八九不离十当时给我感触的广告就像某知名手表用了PAPI酱之类让人不胜唏嘘的“强强联手”。当你看到品牌的LOGO跟代言人的脸一起出现的时候,所有该品牌在准备时的故事就好像已经写在那张主视觉上了。具体如下:

产品销售下滑,品牌影响力变弱,新媒体营销盛行但混乱,要讲故事,还要讲好故事,还要讲的有影响力,那就找个网红吧!  啪唧,广告出街了。

我要先表明立场的是,我并不认为这是错的。想感叹的是,营销真的变成越来越磨人,越来越不知如何是好的一份工作。而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变的想通过 “自由市场买菜风格”在做业绩。

我再说一次,这并不是错的,只是心情复杂而已。自由市场买菜的特点是所有人进菜场的身份都一样- 市井小人物;进去的目的都一样- 买些原材料回去做饭;购买的方法都一样,跟老板问价,砍价,挑货交易。

心态

餐饮巨匠大师去专业市场挑选最好的材料。对他们而言,选购材料是做好一顿美食的最根本因素,不可马虎。当然不会在家里就近找一个菜市场就跑进去随便挑选。虽然寻找专业的原材料可能费时耗力,甚至价格昂贵,但这是追求最好的不二方法,必须这样严格的做。

挑选代理公司,内容制作方,媒介,大号,代言人等等工作,于营销广告人一样。到底是要就近随便挑挑为了把那桌菜做出来,还是不怕麻烦,耽误时间,甚至额外费用,去做一桌精品。这是心态的差异,当然也决定了出品。要做一日三餐的,跟要开米其林三星的,必然有所不同。

责任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广告应该迎合主流审美,还是离经叛道追求引领市场?

这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很多圈内朋友应该冷静去思考的好问题。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广告除了承担帮助品牌的职责,还有引领大众审美情趣的任务。要出街的东西,就应该倡导美好,引领向往,定制更好的梦想。

然而随着所谓新媒体的流行,迎合所谓互联网文化的审美情趣开始蔓延。说白了,就是越不好好说话,揭露人性丑恶的东西,越容易大肆流行。吐槽,讽刺,丑化,甚至谩骂,都走上了网络流行文化的高峰。搞时尚的达人不骂衣服丑不可能红,做广告的网红不骂客户傻不可能有人转文章。

这也没有什么不对,这就是中国现状。我们的网民年轻人主导,习惯性不信任,喜欢通过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对责任和法律缺乏敬畏感,通过这样逻辑产生的内容,受欢迎的可能性会高。这是“接地气”。就像去自由市场买菜一样,那里都是真正的老百姓。

但我们要接地气吗?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始终坚持要具备更高的责任心。我们做的东西可能会影响一代人。我们的东西说明了我们自己是谁,我们的动机和价值观。

有时候我们去高级进口超市逛逛,买一点外国的小材料和食品。并不是我们要装,而是給自己的生活不同的体验,最主要的是給自己更多的从容,自在,以及美。让自己感觉生活的品质。这跟天天衣着随意进出自由市场是不同的。

价值

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同样的菜色 - 这大概是大多数进入自由市场的人的心态。能把价格拉低,甚至免费占一些便宜是花钱的人要钻研的一项能力。但便宜没好货,英文也说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一定是垃圾”。这边厢找了一万块钱就能做好一个成本二十万的网站开发者,那边厢肯定是错漏不断,体验极差。所有的金钱投入都一定会从品质上反馈出来的,毫无意外。

另外还有一些不能砍的价,不能省的钱,比如服务商的服务费,KOL的合作金。当然前提是对方开价合理,没有漫天要价。本来需要十个人做的事,一通砍价服务商让步了,变成五个人做。结果可以想象,事情做的七零八落,服务人员因此加班不断怨声载道,不断换人,最终受苦的也还是自己。KOL的合作更有风险,本来是要花钱请人家说点好话的。一翻砍价之后反而給自己的品牌塑造了不好的形象,KOL逢人便讲这个品牌不怎么地。到最后就是真真的花钱买罪受,还不如没有找过。

匠人们不这么想,好的东西成本昂贵没法避免。但是售价可以高一些,分量可以少一些。最主要是每个吃到的人都开心。只要有了好口碑,回头客和推荐客就不会少。生意长做长有,每个人的观感却一次就形成了。既然不想花那么多钱,就不要做那些事情。既然决定要做了,有些钱就不要去省了。说简单了,也就是这么回事。

一份工作做的久了,难免会麻痹。就像家庭主妇每天都要做三顿饭,她们不可能次次都全情投入当作宴客大餐来做。但就是所有人都觉得做营销沟通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稀里糊涂都可以机械似的混过去时,有的人,或者说有些时候有人把它当作一门艺术,认真深入的搞了,会让人感动不已。偶尔的感动,我们还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