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没有道德判断,只有利益交换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18

危机公关,企业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不能让问题扩大化,要通过广告调整,减少、封杀后续报道传播,甚至可以得寸进尺地要求正面报道;一是企业的传播诉求表达、传播问题。

在正常的公关传播受阻的情况下,危机公关企业还要借助广告传达公司对外的某种态度。6月21日新民头版的海飞丝广告也正是企业这种需求的体现,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后标版的海飞丝广告也在传达着同一种态度“海飞丝的广告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宝洁(中国)对外事务部公关经理王虹语),要不,央视、新民也不会播呀?

尽管这种广告摆平式的强势危机公关是业内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不过,确实是时下包括将来最有效的、最实用的第一选择。看看中国抗癌神药药号被撤,居然没有几家媒体报道,就能明白,这招效果确实不错。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控制住源头。本次事件的出现是因上海工商。一定要摸准工商的脉,搞清它的利益诉求,最怕的就是树名不要利的。去年浙江工商跟“所谓”国际名牌过不去,又是查又是烧,最后获得“3.15贡献奖”,出尽风头。要是上海工商也有如此潜在诉求,那对宝洁等而言,无疑是最最麻烦和致命的。在广告摆平媒体的同时,更需了解政府部门的表面的、潜在的利益诉求,并与之建立实现这种利益的渠道、方式和对结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