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视传媒2008年第4季度财报分析:巩固一线城市,发展二线城市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05

  事件背景:

  北京时间3月3日,华视传媒(Nasdaq:VISN)发布了其2008年第4季度和2008年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华视传媒2008年第4季度实现总营收3430万美元,同比增长185.1%,但较上季度下降4.6%;净利润1480万美元,同比增长158.6%,但较上季度下降了18%。

  易观分析:

  华视传媒2008年全年总收入是1.041亿美元,比2007年全年同比增长254.2%,这样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各城市都进一步落实公交有限政策方便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拥堵;二是公司通过上市获得的资金可以迅速发展其在全国铺设的联播网络,增强服务能力;三是北京奥运会推动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成熟,随时随地看奥运成为可能,实时播放能力使广告主对移动电视的媒体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移动电视的性价比也促使广告主不断增加对该媒体的投放。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认为,在这一季度华视传媒的财报当中,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网络容量与上季度持平,2009年将进一步扩展二线城市

  由于第4季度华视传媒的网络没有新增城市,因而广告网络容量与上季度持平,但是其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在公交车、地铁列车和地铁站台安装了66264个屏幕,环比增长6.4%,比上年同期增长60%,在刊例价不变的前提下,更广的覆盖意味着更低的千人成本。公司近期又签署了在北京、天津、杭州三地的新独家代理协议,可以进一步扩充网络容量或网络覆盖。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认为,目前华视传媒有60%的收入来自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中华视传媒的市场占有率(按终端数量计算)仅为25%,而经济较为发达二线城市或核心城市又蕴藏着大量的消费需求和广告价值,因此2009年华视传媒的发展战略将是巩固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进一步推进,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一线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内,华视传媒将渗透中心周边更多的二线城市。

  2、收入环比下降,广告客户数量增长

  本季度华视传媒的各项重要指标除广告客户数和终端数量外,均有小幅下滑。具体表现在第4季度每播出小时的平均广告收入为1023美元,环比下降8.3%。每小时播放广告时长为8.83分钟,环比下降5.4%。好的方面是,本季度累积广告主数量达到705个,较上季度增70个,增长率为11%,而上季度环比增长率则为6.9%,显示广告客户数的增长还是加快的,说明其媒体价值正在得到更多广告主的认可。

  3、北京新增独立地铁频道对增加新广告客户有利

  华视传媒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北京新增一个独立的地铁电视频道的广告代理,使公司可以在北京公交平台和地铁平台分别独立地销售广告。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认为,由于地铁乘客的广告价值要高于公交乘客,因此看重精准营销的企业比较认可地铁媒体,如面向中高端人群推出信贷、理财业务的众多银行、地铁周边商业设施、房地产等,有利于华视传媒增加此类高价值广告客户。

  4、股票回购计划显示信心,现金及应收账款指标保证长期发展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已有多个中国上市公司公布了股票回购计划,显示了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信心,对公司行业及中国经济的信心,华视传媒批准了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在2008年第4季度已实施回购价值为140万美元的股票。目前华视传媒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金额为1.632亿美元,应收账款坏账率小于2%,可以充分保证公司的长期发展。

  总的来说,华视传媒的各项财务指标显示出,虽然整体业绩受到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但是在成本控制、扩充地理版图、开发新媒体平台、提高媒介利用率、提高媒体价值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而且,公司的资金情况良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较小,因此有能力对这些方面进行投入。从行业角度来看,经济危机会给行业带来洗牌的机会,公司在有保证自身长期发展的同时,也有能力对公司所在市场进行适当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