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抗风险能力不敌欧莱雅 或转营药妆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89

  信用卡里的钱少了一半,家庭主妇会将“精明”发挥至淋漓尽致:某品牌标价9元的一包洗衣粉,比旁边10元的宝洁洗衣粉显然更讨人欢心。然后,揣着节省下1元的喜悦心情,家庭主妇转身就会奖励自己一支99元的美宝莲唇膏。这些真实的消费者个案,可以解释为何在经济下调的形势下,日化巨头宝洁会对欧莱雅的生意越来越有兴趣。

  航母宝洁抗风险不敌欧莱雅

  宝洁刚刚公布的截至6月30日的第四财季季报,情况显然不太理想。在该财季宝洁公司实现净利润24 .7亿美元,合每股收益80美分,盈利下降18%,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30 .2亿美元,合每股收益92美分。与利润一同下降的还有销售,宝洁第四财季净销售额减少11%,至187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总体销售虽然比不上年销售830多亿美元的日化巨头宝洁,但在较高毛利率支持下,欧莱雅的业绩报告却比宝洁要亮丽。据公司刚刚出来的上半年报,欧莱雅集团实现全球销售总额87.7亿欧元,同比增长了1.4%。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业界对欧莱雅的增长表述为“难能可贵”。2009年2月16日,欧莱雅集团发布的2008年度财报数据也成绩不俗。其中全球销售175.4亿欧元,较上年增长2 .8%,销售增3.1%,每股净收益为3.49欧元,较上年增长3.8%。同时,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从2007年的15.2%上升至15.8%。

  虽然宝洁产品销售千家万户,但家庭日化产品销售价格低,成本风险大,去年国际原油价格高达140美元一桶,巨大的成本压力令宝洁更加相信提高毛利率才能“安全地生产”。毛利率高企的美容产品是宝洁着力拓展的方向。原来支撑宝洁美容业务的SK -Ⅱ在2005年“铬钕门”事件中遭遇重创,连续几年来跌落10亿美元销售的排名,此后在宝洁的年报中被列入“小额销售产品”一档。与此同时,宝洁高端彩妆品牌蜜丝佛陀(MaxFactor)近年来市场推广成效也未如理想。SK -Ⅱ经过近4年的调整期,今年开始恢复大规模的广告营销。然而行业人士认为,SK -Ⅱ要卷土重来恢复原来高端化妆品的一线位置,相信仍需较长一段时间。

  欧莱雅集团目前在中国拥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和薇姿等14个国际知名品牌及小护士和羽西两个本土品牌,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PaoloG asparrini)表示,公司在中国业务去年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强势增长。2008年,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销售69.5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7%。这是该公司连续第8年在中国实现两位数增长。 

  宝洁转营药妆?

  眼看着欧莱雅逆市生意好做,加上老对手联合利华旗下的高档品牌伊丽莎白雅顿也顺风顺水,宝洁美容业务的扩张变得势在必行。据2008年年报,宝洁美容业务净销售额为19515百万美元,增幅为9%,同比增加2%,净利润为2730百万,增幅5%。这组增长的数字,给了大日化巨头扩张美容业务向好的信号。7月份刚刚上任的宝洁首席执行长Robert M cDonald对提高毛利率的计划非常明确:“宝洁将通过在一些拓展力度尚处于较低水平的领域推广产品来实现长期增长。公司计划在药店内出售其美容产品;计划扩大网络销售范围。”行内人非常清楚,欧莱雅旗下薇姿、理肤泉两大药妆系产品取得的成功,正是借助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连锁药店开始进入市场的。

  华南日化资深业内人士李明华(化名)称,目前国内的药妆市场三大品牌薇姿、理肤泉、雅漾占据国内药妆市场过半的市场份额。据估计,薇姿2008年的销售金额超过8亿元,理肤泉和雅漾也都突破2亿元。“药妆作为二线价格的护肤品,其市场依靠药店专业渠道,竞争一般会比百货商超少一点,而消费人群也比较集中。”李明华透露,以上三大药妆品牌每年市场增长均高达30%以上。虽然国内药妆品牌也一直希望切入该领域,但此前尝试过的品牌如“泽平”、“姗拉娜”等最终未能成大气候。

  除进军药店以扩大营销渠道外,宝洁在高端化妆品业务上的收购与扩张思路也越来越明显。据熟悉宝洁的行业分析师Dibadj在7月中的一份报告,“宝洁可能感兴趣的公司包括花王、资生堂(Shiseido)和雅诗兰黛(EsteeLauder)。”Dibadj预计,宝洁将侧重于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