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兴未艾到势如破竹,一场因主题升级而引发的创意地产革命正悄然在敢于"弄潮"的园区当中先行爆发。
经历了早期"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之后,交织着创意和地产双重元素的创意地产正在经历着迈向成熟所必经的阵痛。某权威机构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近六成中小创意企业处于瓶颈状态。
药方何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特色主题性强、与经济技术关联性强成为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运动并工作着
每周四下午,kimi都会准时出现在某创意基地专为入驻客户配置的免费使用的乒乓球馆里面,一身红色运动服传递着饱满的热情。身为上海一家动漫制作公司的老板,一身的运动天赋帮了他不少忙:乒乓球、篮球、网球、攀岩无所不能,大学期间更是担任学校乒乓球协会的主席。
在kimi眼中,乒乓球是一项极具韧劲的运动,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去同对手斡旋。今年6月kimi将公司从徐汇区某写字楼迁进园区,"在上海发现这样一个充满快乐和运动的场所让公司喜出望外。"
更让kimi开心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一位来自印度大型软件公司的CEO因乒乓球而与其结缘并最终签定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这就像当年著名的"乒乓外交",我们算是迷你版本的,一开始合作的困难重重,打了五六场球后,双方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接下来的合作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乒乓球桌,kimi也掌握了一套自己的交际手段。"每当有商业谈判时,我们都会摸清对方底细,看他们喜欢玩什么,然后我们会派出合适的高手。"
这家名为"运动LOFT"的园区里聚集了很多像kimi一样酷爱运动的BOSS,邢庄就是一例。邢庄目前经营着一家艺术设计顾问公司。即使是上班时间,他也喜欢浑身上下穿运动装,他自认对运动的痴迷成就了他对事业的向往。
作为老板,同时也是设计师,邢庄对运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于随意性。"我长期从事设计行业,所以喜欢随时随地可以放松的东西和空间,比如打篮球的场地可以是非正规化的,比赛的时间可以是不固定的。这样人性化的运动才是我欣赏的。"邢庄的公司专门为四星级、五星级宾馆做内部设计。
新战场待开辟
作为"全上海最快乐的创意园区",运动LOFT主题的"提炼"跟几位项目操盘手的职业经历不无关系,这群快乐的创意人将快乐通过运动主题最大限量的融入工作,传递给进驻企业。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此前都过有媒体工作的经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们对于媒体工作者包括一些广告公司、创意公司员工们的工作状态有着足够的了解。
"工作时间普遍较为自由,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并且普遍缺少运动。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个集工作和运动相结合的办公区间,其市场前景肯定将不可估量。"运动LOFT园区开发商德必地产副总经理万里江表示。
贩卖"快乐"--类似"运动LOFT"这样深挖主题资源的创意模式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逐渐显现"金身",不断挖掘市场从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领域成为当下众多新兴创意产业园区最大的课题。
事实上,上海创意产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2年-2006年的百花齐放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无序发展为特点的;2007年-2009年为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品牌扩张阶段,以去芜存菁,品牌园区通过合作开发、经营管理输出等手段走向扩张为特点,形成了一批以德必、弘基、八号桥、红坊等为代表的品牌经营者,目前他们都已经实现了多园区管理;现在即将跨入2010年起始的跨越发展阶段,以世博会召开为契机,全面启动,提升功能、形成集聚的快速发展期,但模式定位稍显单一,开辟更多新主题战场已经迫在眉睫。
在中国创意地产首倡者,上海易居研究院创意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戴承良眼中,"同质化"已经成为创意产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戴承良指出,绝大多数的创意园区依旧停留在开画廊和相馆的初级阶段,更新换代明显较慢,与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明显落后。
上海社科院商业不动产研究所指出,目前上海创意园区正快速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中心地段、知名度高的园区不断推高,将逐渐蜕变成以商业运营为主;二是坚守创意园区"文化地产"的核心精神,恰当保留"原生态"建筑形式,以文化特色、历史内涵和低价位取胜。
"而一些盲目进入这个市场的地产商,因定位偏离或过度商业化、缺乏特色等,可能逐渐退出市场。"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