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启动微视频战略 微博之后是微电影?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80

  在微博大热之后,近日,新浪又对外宣布启动“微视频战略”,将在未来发展中更加“注重有价值的短视频”。看起来,似要把“微”热坚持到底。

  显然,新浪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出这个计划之时,新浪视频的用户覆盖数已经借助微博的快速发展重新杀回中国视频网站。数据显示,借助微博上传视频功能,新浪视频的用户上传视频数在6个月内增长1倍,从微博带来的新浪视频流量最近10个月间已经增长了10倍。因此在定义“微视频”时,新浪的视频总监于超干脆将之概括为“时长短+微博传播”。

  实际上,微视频早已有之,根据“短而精”这类不太严格的定义,当年轰动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属于微视频范畴,只不过这些作品更多来自用户或实验或娱乐性质的改编,创作初期并无商业考虑。而如今新浪再提出微视频,除了本身微博的优势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动力则来自广告商。

  看看从去年开始陆续投放互联网的一些微视频作品,如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周迅、余文乐等联袂主演的《四夜奇谭》等,其之所以也被称为“微电影”的原因在于视频选用的都是全新的剧本、加盟的都是专业演员,甚至连导演也都是有名的电影导演。在投入的内容与性质上,这些微电影与一般影院里放的电影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电影的主旨上,微电影强调的是品牌故事。这有点类似于鸡和蛋的关系,传统电影是先有剧本,再寻求企业的资金赞助,而微电影则是先有企业,企业再去找合适产品的剧本――说白了,微电影不过是一部更好看的广告片,就像歌手拍MTV是为了推广自己的歌曲,企业投资拍微电影也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

  广告商们纷纷转投网络,一方面在于电视广告的价格日益高不可攀。以央视1套为例,一般10秒的广告播放一次最低2万左右,如果选择晚间8点左右的黄金时段,则高达13万左右,连续播放1个月,1000万随之蒸发。即便如此,10秒钟的时间还因为实在太短,无法拍出广告深意。相比之下,1000万足以拍摄一部品质水准一流的微电影,甚至包括明星的加入。而对于一部平常的微电影来说,有导演称只需个把万元。如果再以口碑为主的微博传播,只要内容有吸引力,基本上传播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方面,电视收众的日益老龄化也成为广告商转换路径的一个重要原因。旧的电视观众是“沙发上的土豆”,看电视是集体的狂欢。但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年轻受众越来越流向这些新媒体,留在电视机前的多是家中的老人。这也意味着相当一部分购买力无法以电视广告的形式获取。

  除此之外,对于一直受制于版权而难以盈利的各大视频网站来说,微电影、自制剧等同样是一片蓝海。此前,据优酷网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自制剧和自制电影的成本远比购买版权要低。而从短视频本身来说,分管凤凰视频的凤凰网副总裁陈志华也认为,短视频带宽占用不是很高,版权成本也较低,比同样一个UV(独立用户)的版权和带宽成本要低,却同样收获相等的CPM(广告每展现千次收费)价值。

  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是来自方方面面条件的变化,每一个转变或许微小,但汇聚起来就成为了革命的力量。新浪方面的负责人直言,相比独立制作或者赞助网络短剧,微电影的性价比、灵活性以及投资决策风险都更加可控,更加适合绝大多数的品牌客户。微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视频营销类别。

  说到底,互联网视频焕发出的第二春,与其说是一场视频界的革命,毋庸说是一场广告界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