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盛世之忧”:资本蜂拥而至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81

  一面是资本大举进场带火中国电视剧市场制作热情,一面却是八成电视剧拍出后即变“炮灰”,且电视剧质量并未整体提升。是资本对市场预期太大,还是电视剧市场自身发展出现消化不良?总之对于中国电视剧市场来说,黄金铺满的路并不好走。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国内电视剧生产数量已达1.5万集,预计全年总数将超过2万集,比去年增加6000多集,达到历史之最。电视剧开始迈入“批量生产”的资本时代。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国内电视剧市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在电视剧生产数量上屡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继2003年我国电视剧全年生产集数首次破万后,2009年全年生产402部,2010年全年生产436部14685集之后,截至今年8月份,全国电视剧生产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总量,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然而,在这旺盛的生产力之下,却难掩近八成电视剧无人问津的尴尬事实。

  对于我国过剩的电视剧生产,大部分圈内人士均表示担忧。著名制片人于朴曾表示,产量控制在1万集左右是最好的状态,市场超过1.2万集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挫伤制作公司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仍有制作公司“逆流而上”。 在刚刚闭幕的2011北京国际电视节期间,中视传媒宣布签下五大名导,将要拍摄5部名剧;华谊兄弟公司也表示,要携手12位制片人一年打造20部戏;就连此前在业内并不知名的北京大唐辉煌影业投资公司也宣称一年要拍10多部戏。

  对此现象,陕西曲江影视集团总经理贯钊一却态度乐观,他表示,目前电视剧市场刚刚驶入快车道,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增速,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制片方批量生产电视剧已经存在产量过剩的情况,这与各路资本积极进入这一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贯钊一还向记者介绍,除视频网站的资金大量进入电视剧市场,海外投资和基金投资也作为新资本进入了电视剧市场,“就基金而言,这种新资本对整个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行业以及对电视剧企业的规范经营有很大好处。”贯钊一坦言,基金是成熟的市场化模式,按照资本运作的形式,实行真正科学的管理改变了以往很多制作单位的戏班子结构。

  题材分流

  资本青睐大众口味电视剧

  事实上,充斥着电视剧行业内的各路资本,除了可能抬高剧集价格造成泡沫的担忧,也会对未来电视剧生产起到分流的积极作用。

  “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针对网络播放而制作的电视剧,并不在电视台播放。不过,因为网络的包容性更大,只要电视台能播的电视剧集网络上就能播出,但网络能播的电视剧,电视台不一定能播。”北京东仑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乔柏华表示,视频网站和电视台在资本上平分秋色,最高可占电视剧收入的50%,这对制作公司来说是件好事。

  对于不同资本选择不同题材的现象,乔柏华解释道,比如像《谁来伺候妈》这样讲述家长里短、家庭琐事的电视剧就不太适合网络播出,无法吸引年轻人观看。而类似《媳妇的美好时代》这样年轻人爱看的轻喜剧就适合网络播放。不过,乔柏华坦言,如果电视剧能在包括内容、演员、班底、拍摄风格甚至音乐、拍摄手法等等方面做到网络、电视观众两者兼顾的话,对资本肯定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剧集价格肯定比单一倾向的剧目更高,收视率也会更好。“这一点很难做到,能兼顾各方面的剧目确实不多。”乔柏华表示。

  与此同时,贯钊一依然担忧道,电视剧成本增加非常之快,尤其是在演员上投入很大还是各类电视剧最迫切需要注意的方面,有些剧目在演员方面的投入已经接近了全剧投入资本的一半。据圈内人士透露,今年初一线演员的普遍开价还在一集20万元左右。《亮剑》、《士兵突击》的策划人李洋曾表示,目前一线演员“1000万打包”的情况很常见。拍一部戏,头牌演员就要拿走1000万,按一部剧30集计算,每集约合30多万元。

  收视率考验吸金能力

  拼质量最关键

  在资本角逐愈发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购剧价格不断上涨也意味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争相上市、高价抢购资源都有一定道理。各路资本抢购的主要目标是大戏和优秀剧目,可能甚至会出现有资金集中砸在某一个戏上的情况。”乔柏华称,在这个趋势下,最危险的是他们这样的小制作公司,“我们不像某些老牌制作公司,拥有雄厚的资本,可以‘多条腿走路’,一年制作10部剧赔了其中一两部依然能够赚钱。”乔柏华叹道,“我们可能会因为选择成功便赚钱跻身大公司行列,也可能会因为选择失败就从此退出电视剧行业,因此,只能依靠眼光、判断、运作能力等等谨慎制作,拼剧集的质量和水平”。

  “以投资方来讲,电视剧市场上更倾向‘适销对路’,研究市场、研究观众需求,,符合整体主流价值观。”贯钊一表达出类似的观点。不过,电视剧导演郑晓龙则表示,目前电视剧拍摄的数量和其剧本的质量是完全不成正比的,因为不可能每年能有几百部好本子。剧本不成,就只能靠名角了。“可以说,这些制作公司是在不惜一切代价抢明星。”郑晓龙坦言。

  业内普遍认可,质量是吸引资本的砝码。有业内人士表示,大批以圈钱为目的的电视剧,即便生产出来,也会被快速淘汰。“行业中不专业的人比比皆是,胡乱操作的项目根本卖不出去,拼噱头的时代过去了,拼质量的时代到了,这意味着导演是否会讲故事、演员演的好不好已经相当重要了。”乔柏华坦言。

  贯钊一建议道,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设立电视剧收视率奖,反映市场信号,“收视率能说明很多问题,能够作为风向标,引起制作、投资单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