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0日,数百位来自不同行业的观众和嘉宾,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共庆传播业内首个微电影节--新浪“2011首届微电影节”,当晚还有近10部参加新浪微电影大赛的作品获得了不同类别的嘉奖。从获奖作品背后的支持者来看,每个成功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态度坚定”的广告主,他们非常认可“微电影”,纷纷投资并乐此不疲,而且水准也越来越高。“微电影”逐渐“商用”的现象,也引起了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原尼尔森互联网研究高级副总裁、北京互帮国际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马旗戟预测:“微电影有可能成为新浪继微博之后着力开拓的新商业模式之一。”
《21世纪广告》总编辑任长春也认为:“新浪做了一件好事。将来微电影可能会很多,会良莠不齐,但是标准是什么?新浪微电影大赛可能就会给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标准,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是值得推崇的,”微电影大赛的举办也许指引了微电影营销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推动微电影的普及,提高微电影的行业水准。
首届微电影节重新定义“微电影”
什么是微电影?此前一向没有定论,这并不影响众多企业兴致勃勃地涉入其间,用微电影传播品牌内涵,并且收获颇多。在这次微电影节上,对什么是微电影,部分专家基本达成了共识:视频时长一般为3-5分钟;利用微博平台上进行社会化传播;专业制作,用电影手法表现故事;体现投资者的部分商业诉求。
而讲个好故事,则是微电影的核心,新浪全国销售总经理李想说,如果一个企业能讲好故事,就可以花很少的钱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例如桔子酒店投资的《12星座》系列微电影,不仅综合成本非常低,而且在互联网上还获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让很多人熟知了“桔子酒店”这个品牌。
从首届微电影节上,还可以揣摩出微电影其他的一些特征和功能。比如,微电影可以成为整合台网互动的一个接口。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在传播渠道上选择了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篇幅较长的放在社交网络平台播出,篇幅短的则放在电视台播出。还有凯迪拉克《66号公路》,同样也是先在电视上投放了30秒的精彩片花,然后不忘在片尾提示可到网上完整观看。这样,电视广告就变成了给互联网做广告,给互联网带来流量,不仅实现了网络用户的互动,也可以让网络用户与电视用户产生互动,有望实现台网联动效益。
除此之外,优秀的微电影还是生活中真实故事的“翻拍”。微电影节上的全场大奖作品,大众银行《梦骑士》,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投放以来,不仅深深打动了很多用户的心灵,也让台湾大众银行的品牌深入人心,“生活是最好的剧本写手”,也是最好的创意源泉。
首届微电影节对营销的“冲洗”
在“2011首届微电影节”上,全场大奖由《大众银行“梦骑士”》获得,除此之外,《益达酸甜苦辣》、《七喜圣诞许愿片》、《海航光明行》等近10部微电影作品还获得其他各种奖项。尊尼获加《语路计划》系列、桔子酒店《12星座》系列等,也是优秀微电影代表作。这些作品无疑都有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加上专业制作、微博扩散,使他们成为相对经典的微电影营销案例。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微电影营销的未来变数:
微电影的逐步兴起,对苦于找不到新营销手段的广告公司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不仅重新打开了他们的营销创意视野,而且还让他们有了整合上游影视娱乐闲置资源的机会。据了解,目前影视制作方有大量的资本和人力资源都处于闲置或者半闲置状态,急需要新的产业平台对其进行盘活。而微电影的普及,将给广告公司、娱乐公司都带来新机会。
如前文所言,每个成功的微电影背后都有一个坚定的广告主,微电影已经成为他们的营销标配,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尝试微电影营销。微电影的“投放精准、渠道精细、互动传播”特点与传统电视广告的“粗放式广撒网、强制覆盖”特点相比较,更容易告诉广告主,“你的广告费花在哪里了”,“是谁在看你的广告”。这将改变广告主的一些投放价值取向。
有广告主的支持,营销平台的鼎力,再加上一个好故事,微电影营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播特点:“无微不播”(时间微短,微博传播)。因为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天然介入,让微电影营销也天然具备了社会化传播特点,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懂得利用新兴的社交平台,结合内容营销等手段,学会了社会化营销,体会着从“购买媒体”到“赚到媒体”的乐趣。
除了形成自己的传播特点,微电影对传统传播渠道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至少迫使TVC行业人士不得不琢磨这一新品类。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策略总监佘贤君的说法也许代表了部分电视人的观点,大意是,电视台其实对微电影的兴起表示欢迎,在限广令和限娱令背景下,可能会为他们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把“广告”做成“微电影”,也许就可以在电视台不受限制地投放了。他以2002年张艺谋为丰田威驰拍摄的一个几分钟的汽车广告为例进行了说明,并认为那是微电影的“前传”。
新浪着手整合“微”产业链
微电影、微视频等营销品类,因为微博的出现而大放异彩。自从新浪微博上线以来,对用户、对企业、对媒体的改变每天都在发生,众多涉“微”新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新浪也看到了其间巨大的平台服务价值,于是出手举办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微视频大赛,发布新浪视频战略,关注“有价值的短视频”,并用“2011首届微电影节”为新浪微视频大赛(第一季)作了最隆重的注脚。
新浪全国销售总经理李想认为,新浪不断推出的这些共同带“微”的产品,是基于微博平台衍生的“微”产业模式,它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新浪依然将致力于扮演产业平台角色,专注挖掘微电影等的产业价值,并在该产业成长初期,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搭建一些基础性的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新的营销工具和平台。其中,新浪微视频大赛就是一个横跨全年的推广平台,已经成为微视频制作者、企业营销者跟新浪平台对接的一个重要入口。
专家分析,新浪最近关于微电影、微视频所做的一切,无非一个目的,就是力图打造微视频产业链。目前来看,已经趋向于雏形。一方面,有企业对他们的大赛买单,在他们的平台上做微电影、微视频营销推广;另一方面,新浪正在利用拥有的娱乐影视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门户+微博”双平台,为微电影、微视频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制作和整合传播条件。专家同时相信,将在2012年2月启动的新一季微视频大赛,会让这条微视频产业链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