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在吆喝与结算中纠结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21

   ·很多插件都很弱小,需要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这位红娘将合适的广告商和应用开发者“速配成功”。

  ·目前移动应用广告生态链上的从业者没有真正赚到钱,大家赚到的和花出去的,只是VC投的钱而已。
 
  ·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如果缺乏核心平台,两头都压不住,角色将会逐步被替代掉。
 
  任何留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人都能感受到近一年来开发者的疯狂,每一场开发者沙龙都被闻讯而来的开发者挤得水泄不通,他们试图在安卓、IOS等平台分得一杯羹,但面对很杂很乱的安卓平台产业链,开发者这端赢人难,盈利也难。
 
  随着第三方移动应用(APP)广告平台的出现,可以说让开发者暂时见到了盈利的曙光。为了让合适的广告商和应用开发者“速配成功”,为了跑赢这一场战争,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主们极尽所能,拉开了一场非典型的生态链竞争。
 
   AdMob式“红娘”
 
  最近一年,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成为不少创业者争相进入的蓝海。新创立的第三方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纷纷出现,比如多盟、有米等;而原本专注于互联网营销的公司,也“平移”开拓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比如指点等;另外,一些应用商店也试图进入这一领域,比如应用汇近日宣布正式推出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有鱼”。
 
  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要做的,通过拉动上游广告主资源,与下游开发者合作,将广告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嵌入手机应用终端程序,从而实现广告在移动应用终端的投放,并使开发者的流量换成广告收益,缓解开发者盈利的燃眉之急。在这条产业生态链上,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实际扮演了一个穿针引线的“红娘”角色,让合适的广告商和应用开发者“速配成功”。
 
  这种模式的先行者,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美国成立的AdMob。不过市场对AdMob模式其实也存在争议。
 
  应用汇首席执行官罗川对记者称,AdMob一开始就将移动应用广告带进低价值广告联盟的网盟模式,属于粗放型发展。他认为现在的进入者纯粹从流量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只是纯粹地展示和告知,并没有充分提供精准广告从而带来的媒体价值和品牌提升。
 
  易观分析师张颿对此持相反的意见。他表示,中国的进入者目前主要是受到网络、移动支付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得广告形式及投放比较单一。未来LBS、二维码等技术的引入将使移动广告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业内传闻已有领先的移动应用通过AdMob平台赚取过千万的年收入,形势大好。AdMob的追随者,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童士豪认为,移动应用未来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海量的插件中有几个发展成为了强势媒体,在广告收入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很多插件则很小,没有办法控制市场,需要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来整合资源,因此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能使产业链生态更健康。
 
   广告也谨慎
 
  从模式上看,目前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模式大同小异,未能超越AdMob的形态。
 
  因为质的雷同,各方只能拼量,这就注定了竞争将会相当激烈。广告主与优质的移动应用资源,将直接影响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的发展,因此每一家移动应用广告平台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上下游的资源。从目前情况来看,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在两头的拓展,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首先,广告商对移动应用广告的价值尚未认可。“目前移动应用的CPM(每千人成本)值普遍只有10元钱,而在传统互联网CPM值普遍在50-200元,移动应用广告起码要与此持平才能显示价值。”罗川表示。
 
  广告主的组成也反映媒介的成熟程度。点开移动应用,我们见到最多的横幅广告是相关移动应用的推荐。房地产、金融、3C电器及消费品,向来是传统互联网中砸广告的大头,但目前它们对移动应用仍相对谨慎。
 
  多盟COO张鹤表示,目前多盟的广告商中业内客户(移动应用行业)高居七成多的市场份额,品牌客户最多不过两成的份额。张鹤向南都记者强调,这不仅是多盟的现状,整个行业也是如此。
 
  广告商难找,优质移动应用也不容易找。开发者在积累用户量的阶段往往顾虑影响用户体验。要在用户体验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他们对广告也相当谨慎。
 
  比如,理财应用挖财拥有近五百万的用户,但首席运营官全云峰却拒绝了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的邀请,认为只有当挖财实现千万级用户积累后,才会考虑引入广告的盈利模式。
 
  又比如,互动应用新媒体街趣目前拥有4万多用户量,日前与一移动广告平台达成合作。但总经理杨智宾对南都记者表示,街趣的业务之一是以互动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商品优惠信息,因为合作的广告信息正好可以充实街趣的内容,因此才考虑与该广告平台合作,并非出于盈利的考虑。未来街趣也绝不考虑通过广告模式盈利。
 
   在吆喝与结算中纠结
 
  在对优质移动应用的激烈争抢中,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各出法宝,“烧钱”铺路。除了沿用AppStore传统的收入三七分成的商业模式(开发者占七成)外,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还拿出原本属于自己的利润来吸引更多的优质应用,招揽开发者。
 
  比如,多盟为鼓励开发者使用多盟的SDK,在开发者原有的分成收入基础上增加40%。假设一个应用一天赚100元,多盟还会额外给出40元的奖励,开发者还可随时提现。
 
  又比如,有米不断出台奖励政策。在上线初期推行三倍分成奖励,即广告主投放100元广告,在推广期内开发者实际得到的是300元。现在又计划在春节过后推出邀请机制,开发者可以从自己邀请到的开发者收入中得到额外的提成。
 
  此外,由于目前广告主以业内客户为主,他们投放广告的目的更多是出于下载推广的需求。目前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一般按CPA(每行动成本)接入广告主,却用CPC(每点击成本)支付给开发者。比如一个移动应用,30个CPC才换来一个CPA,而CPC的成本假设是0.2元,CPA的单价为2元,那么实际上成本要付出6元,而收入只有2元,这中间的亏损,得由广告平台来承担。
 
  有米总监杨迎新表示,这种结算模式是存在问题的,结果可能是一部分开发者盈利了,但广告平台赚不到钱倒闭。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移动应用广告生态链上的从业者没有真正赚到钱,大家赚到的和花出去的,只是VC投的钱而已。
 
  童士豪对此并不否认。他对记者表示,互联网的新模式,一开始必然是需要烧钱搭建公司平台,把市场做活。未来当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流量越来越多,品牌客户自然会把广告费用移到移动应用上来。他认为,只要安卓平台能保持快速成长速度,未来一定能达到三方共赢。
 
  也有开发者对此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移动应用广告迟早会被逐步压缩的。杨智斌认为可以从互联网的发展中看出端倪。他说,广告联盟的平台模式,一般是百度、淘宝等互联网巨头所采用,它们能够以该种模式做广告的前提在于拥有核心的平台。他认为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如果缺乏核心平台,两头都压不住,角色将会逐步被替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