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涌VS姚劲波:谁是分类信息网站老大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55


姚劲波VS杨浩涌

  赶集网和58同城是中国分类信息网站行业里的两条巨型鲨鱼,为了争夺市场,他们互相撕咬,究竟鹿死谁手,还有待时间考证。找房子、找工作、买卖二手物品,你是选择“神奇的58同城”还是“啥都有的赶集网”?

  姚劲波(58同城创始人)和杨浩涌(赶集网创始人)都无比在意这个问题的答案。两家商业模式相同的网站,用户的使用偏好就是一切。在两家网站争斗的背后,是娱乐明星、VC、第三方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明争暗斗。

  在新浪微博上拥有1854万粉丝的杨幂和拥有2159万粉丝的姚晨,分别成为58同城和赶集网的代言人。各路VC默默地输送大量“弹药粮草”。百度、谷歌两家巨型“互联网流量生产商”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分别选择提携58同城、赶集网,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

  分类信息网站市场仍处于短兵相接的肉搏期,双方士气旺盛,任何一方都未露败迹。“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这顶桂冠,将戴在谁的头上,市场还未给出答案。姚劲波、杨浩涌之间的“瑜亮”之争还将持续下去。

  海龟PK土狼

  姚劲波和杨浩涌,一个是“土狼”,一个是“海龟”,两人经历毫无共同点。但在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分类信息网站。与中国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姚杨二人的运作思路,也是将美国成熟的网站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吸引VC提供融资,做到一定规模后,再到美国资本市场完成上市。

  美国分类信息网站的鼻祖是Craigslist.org,它由前IBM软件工程师克雷格?纽马克于1995年在旧金山湾区创立。克雷格最初的想法不过是让湾区的互联网用户分享科技、文化信息,没想到却开启了分类信息网站的市场。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种“没有商业模式”的网站业态,竟拥有超高流量,后来引得eBay也跟风做分类网站。

  2001年,合肥青年杨浩涌取得耶鲁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后,进入邓锋、柯严等人创建的Juniper Networks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年薪12万美元左右。他的哥哥杨浩然当时也在美国一家IT企业从事安全技术方面的研发。悠闲、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并没有让杨浩涌、杨浩然兄弟自满,“我的性格还是不太适合打工,还是想做一些事情。”杨浩涌说。

  2004年12月23日,杨浩涌回到北京,开始创业。与此同时,杨浩然在美国搭建了赶集网最早的网站框架。“我下决定以前会想很多,但下定决心后执行很快。”杨浩涌语速很快。2005年3月23号,杨浩涌的赶集网上线了。

  差不多同一时期,已经是中国最大域名交易商——中国万网公司副总经理的姚劲波辞职,准备第三次创业。前两次,他分别创建了易域网,成功卖给了中国万网,后来和几个朋友创建了学大教育,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亿万富翁。

  在仔细研究了美国排名前100的网站之后,姚劲波同样被Craigslist所吸引。“我选这个方向肯定是我特别想做的事,而且我觉得空间很大,没有上限。”姚劲波说自己的目标是像李彦宏一样做到“人人都用58同城”,“ 这个一定会规模很大,而且用户口碑很好,收入也很高。”同年12月12日,58同城正式上线。姚劲波说:“取名为58,就是我发,我发布、我发现的意思,让你发布信息变得更加容易。”

  大家都很难

  杨浩涌、姚劲波复制Craigslist模式在中国市场发展,在初期遭遇不少挫折。做分类信息网站技术门槛很低,在赶集网上线前后,全国有几千家同类网站兴起,特别是新浪这样的巨无霸也杀入这个市场,这让杨浩涌急出了一身汗:“当时很紧张,尤其是怕新浪这种公司。”

  分类信息网站商业模式不清晰,阻碍了赶集网的融资。杨浩涌全部的资金就只有10万美元。“那时候一个月开销基本上是5万块人民币,工资2万,市场费3万,能撑16个月,我也没有盈利模式。16个月融不到资就结束了。”

  缺少资金、群敌纷立,让杨浩涌很有压力。他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只做北京市场”;第二件是把产品类型压缩为租房和二手买卖。杨浩涌当时想“做出模式来,做给投资人看,证明我能做起来”。

  一个月后,杨浩涌发现仅仅这样还不够,每月3万元的市场预算跟北京市场相比简直“杯水车薪”。他开始锁定最直接的目标群体:学生、小区居民。

  杨浩涌带着员工到居民社区、学校发放便民卡,正面印上赶集网,反面印上一些生活信息,比如宠物医院、民警、搬家公司的电话。杨浩涌还跑到校园里做讲座来推广。

  大半年之后,“我们当时在北京做得最好。我们是唯一一家对着北京两个品类搞的。”杨浩涌说他再去找投资者的时候,DCM、IDG等风投都感兴趣了,但他选择了与谷歌合作。

  促成这个合作的重要原因是,当时谷歌急欲进入中国市场,但申请ICP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证需280个工作日。等不及的谷歌选择与赶集网合作,由赶集网代为运营谷歌.cn域名,两个网站共用一个ICP证,谷歌每年给赶集网运营费(这种模式涉嫌违规,后来被有关部门叫停)。

  相比之下,姚劲波创业初期比较幸运,有充足的“银弹”。58同城刚运营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羊东主动找上门,对58同城进行投资。当时姚劲波甚至连PPT都还没有做出来。羊东与姚劲波只聊了一次,就将500万美元打给了58同城。羊东的这笔投资主要是靠自觉判断,他认为,姚劲波是能把Craigslist模式在中国做成的人。

  市场给了姚劲波一记闷棍。在模仿Craigslist模式发展一年后,姚劲波发现,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市场。Craigslist主要靠个人用户付费,而中国市场上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姚劲波进入战略迷茫期,他投钱创办了DM杂志《生活圈》,希望依靠线上的资源,在线下赚钱。但一年后《生活圈》停刊了,姚劲波发现他们最适合的工作还是互联网。

  58同城早期的发展经历说明了一个道理,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必须本土化运作。谁对本土市场了解更彻底,谁尽早成功的几率就更大。很快,58同城的业务从单纯的C2C调整到C2C和B2C并存,依赖C2C获得信息和广告、依赖B2C获得企业用户的付费。

  谁更有钱?

  中美两国商业环境不同,Craigslist和追随者——58同城、赶集网的生存境况也迥异。到2007年,有18名员工的Craigslist 每月就有25亿访问量、上亿美元收入。Craigslist的收入除了维持公司运营,还常进行慈善捐赠。不缺钱的Craigslist创始人克雷格对风险投资不屑一顾。

  姚劲波、杨浩涌却没有克雷格的豪气,他们需要风险投资者不停地“输血”,否则,公司就有可能无法生存。

  2008年6月,金融危机前夕,互联网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为了应对危机,杨浩涌开始与风投洽谈投资事宜。第一家接触的是蓝驰创投。“见了一次就谈拢了,当时给我们的估值还挺高,是2000万美元。”杨浩涌当时很高兴。但蓝驰创投的钱迟迟未到账,到当年10月,“公司就比较困难了,到11月份我们就发不出工资了。”杨浩涌做了最坏的打算,让员工先回去过年,等第二年3月份再开工。

  此时,金融危机正在肆虐全球经济,“整个互联网变天了”。2008年12月,蓝驰创投要降低对赶集网的估值,“我们也接受了。”最终,蓝驰创此轮只投了500万美元,直到2009年5月份,这笔钱才打到赶集网的账户上。

  在此之前,杨浩涌决心全力做收入。“到2009年4月份,我们公司盈利了。六七十个人做了100万元收入,主要是广告。”“比如用户在看房源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他的需求给他推荐一些比较匹配的中介的房子。这对他没有干扰,用户是不排斥的。”杨浩涌说。

  同一时期,姚劲波也开始找钱,赛富投资羊东对其追加了500万美元的投资。此后,赶集网、58同城开始比着劲儿找风投融资,两家总是前后脚对媒体宣布获得融资,以此壮大声势。

  2010年1月,赶集网获得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与蓝驰创投近两千万美元联合投资。4月,58同城获得DCM和软银赛富总额为1500万美元的投资。12月,赶集网获得今日资本和红杉7000万美元C轮投资,58同城获得华平集团和姚劲波个人联合投资6000万美元。两家公司C轮融资完成后,杨浩涌表示: “蓝驰之后又经过了三轮融资,现在不缺钱。”

  姚劲波则在写给员工的一封公开信中说:“融资后我们的资金实力至少可以保证公司未来两年的充足资金需求。并且,我们已经和华平、赛富、DCM等投资人拟定了未来两年内再投入1亿美元的框架协议。除了本次投入的500万美金,我依然保留再次投资权利,意愿是确保创始人和管理层最大股东位置,确保公司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2011年5月,58同城宣布了获得日本同类企业Recruit公司的战略注资,年底完成D轮融资。“金额挺大,但还未对外宣布,足够我们用目前的策略做几年。我们之所以要融资是想抢这个时间差,要用更多的投入来做好两件事情:开拓市场、培养用户。”姚劲波说。

  杨幂PK姚晨

  2011年初,杨浩涌开创了互联网企业通过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地铁公交移动广告做品牌、做流量的模式。这把分类信息网站行业的竞争门槛抬至亿元俱乐部,没钱玩不转。

  创业近七年,杨浩涌一直很苦恼还有人不知道赶集网,而他所需要覆盖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上网习惯非常不规则,“没有一个特定的互联网媒体能把他们覆盖”,比如家庭主妇、餐厅服务员、搬用工、司机等。“我们就想能不能用线下广告覆盖。”这是杨浩涌广告模式创新的初衷。

  2010年12月,杨浩涌决定付诸行动。他咨询了包括央视、《非诚勿扰》、《天天向上》在内的主流媒体与著名节目,“我们想在大年三十把广告做出来。然后春节7天每天六十多次高密集播放。”杨浩涌想抓住分类信息需求最旺盛的黄金节点——春节后。

  当年12月25日,赶集网从葛优、大S、姚晨等一众明星之中,选定姚晨为广告代言人。2011年1月10日,广告开拍。对于这次的广告效果,杨浩涌颇为得意:“本来是当品牌打的,没想到节后流量直接就翻倍了。3000万不到的整体投入给赶集网带来了上亿的访问者。平均3毛钱一个。”

  赶集网的广告攻势让姚劲波始料不及。在姚劲波的观念里,他从未想过技术公司需要做电视广告、户外广告。“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要采取的推广方式。”但是姚劲波还是做了。他说:“后来我们想的问题,不是别人做了我们也要做。而是用户数、知名度本身就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经过仔细分析后,姚劲波决定请当时热剧《宫》的女主角杨幂做代言人。“杨幂在学生时代也是58同城的用户。”姚劲波说。铺天盖地的广告也给58同城带来巨大的点击量。姚劲波已将下一支广告的主题定位为“靠谱”。

  对于这场广告大战的战果,赶集网和58同城谁胜谁负?杨浩涌认为,“效果是一样的,但他们投的钱是我们的两倍。”姚劲波则认为,“肯定我们是赢了。他们先挑起来的。”

  谁先盈利?

  巨额的广告投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网站流量,但是这些也都还未转化为盈利。有关赶集网、58同城“资金链紧张”、“巨额亏损”的负面新闻不断。

  杨浩涌将此时期定义为“战略亏损状态”。姚劲波则强调:“我们想要盈利的话分分钟就能盈利。”对于58同城和赶集网而言,现在抢占市场比盈利更重要。杨浩涌和姚劲波常关注对方的最新产品。经过7年的你追我赶,赶集网、58同城开始显现出不同的盈利侧重点。

  赶集网收入来源主要是分类广告,它为房屋中介、招聘单位、搬家公司、宠物店等提供针对性产品,收取一定的费用。赶集网还在原有品牌产品中继续深入发展。比如打造短租日租在线交易平台——蚂蚁短租。“在租房这个领域做到了第一。”杨浩涌说。

  58同城则将盈利方向转向了依靠本地服务类商户的电子商务,如餐馆、摄影、KTV、休闲娱乐等等。通过实地验证的商家缴纳一笔押金后入驻58同城“在线店铺”,每年上交几千元的市场推广费用后便可以随时把商品发布到这个平台,“可以在线完成交易、购买,我会让他有更多的曝光机会。”姚劲波构想“58同城从看信息走向直接预定,做交易”。

  姚劲波、杨浩涌都认为,做好用户体验是公司未来生存的不二法门。为了获得用户反馈,姚劲波在微博上定制了“58同城”关键词,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浏览微博、论坛。杨浩涌则坚守自己创业至今的法条——快速地学、快速地改。“把用户体验做好,把用户的服务做好,这家公司一定有价值。”杨浩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