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4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一概念植入了中国观众心中的话,那么2005年的《超级女声》可以说是锁定了选秀节目抛物线的顶点。然而,2005年之后,选秀节目的观众逐渐散去,选秀节目市场颓势渐显。但是,今夏的《中国好声音》却又引爆了观众的新一轮疯狂与激情。目前播出的三期都收获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微博上“好声音”效应更是迅速爆发蔓延,一时间从平民百姓到明星大腕都在为其“奔走呼号”。《中国好声音》缘何这样红?爆红之中又有着怎样的得与失?
成功源自专业
严格来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并非因为模式“特别”,今夏,“盲听”“盲选”的娱乐节目绝非仅此一家。这种成功更多在于它专业性的追求。无论刘欢、那英等歌坛大腕组成的导师阵容,还是黄金调音师金少刚和零点乐队贝斯手王笑冬,都彰显着《中国好声音》硬件的专业性。而前三期所呈现的选手质量更使得节目的专业性进一步显现。《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说:“我们只凭借声音判断实力。为了强化专业性,我们决不能允许舞台上出现糟糕的试唱者。为了更好地体现选手声音特色,现场伴奏乐队还会配合选手重新编曲。”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固然会给中国电视节目带来后发优势,降低学习的成本,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刘宏认为,《中国好声音》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本土化,尤其是在选手未来发展等后续延伸问题上必须理清。
成功源自坚持
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一种成功的节目类型就会像病毒般被迅速复制蔓延。自2005年《超级女声》创下收视神话之后,国内选秀类节目扎堆,同质化严重。廉价的复制,也导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出噱头博眼球,评委毒舌、选手炒作、话题骂战层出不穷。在虚假煽情泛滥之时,《中国好声音》却回归音乐本身,只选好声音。评委们摒弃“毒舌”,放下架子,大显平易近人的真性情,呼应了观众期待已久的“真实”和“真诚”。对此,刘宏肯定了“《中国好声音》返璞归真,‘好声音’概念清晰,采用‘收徒’的模式,不走商业化路线,选手只纯粹唱歌。”《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也表示:“我们不像以前的节目,企图塑造一个核心的偶像,甚至不惜以一些‘脏’东西制造话题,追求一夜成名。我们坚持呈现好声音,塑造一个‘群像’,希冀观众从这个群像身上能或多或少地发现自己曾经的影子。”
尽管《中国好声音》为选秀节目带来一阵清新的风,稍稍拨开了笼罩选秀节目的“炒作审丑”迷雾,但是,在一片盛赞声中,还是听到了某些杂音,比如“选秀专业户”、“选手身份造假”、“贩卖虚假悲情”、“挖墙脚抢人”等。挖掘一些选手故事以增加戏剧张力是符合电视生产规律的,但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些做法都必须有一个度,《中国好声音》节目组也不能简单地以“瑕不掩瑜”或“只在乎声音”敷衍了事地回应。观众其实是极易陷入审美疲劳的,一些小的量的积累也许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对节目本身产生质的伤害。
成功有赖微博营销
如果说过去的选秀是通过电话与短信投票为观众找到一个热情宣泄的出口从而造就收视“神话”的话,那么微博则是如今的全民同乐新途径,是新媒体时代推送电视节目的新利器。《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微博顿时陷入了一片“好声音”效应,众多热情网友将《中国好声音》由里及外嚼了个遍。“微博女王”姚晨、著名导演冯小刚都在微博盛赞这一栏目或者其中的选手。《中国好声音》第一期获得1.5%的收视率,第二期却获得了2.717%的高收视率。微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明星效应功不可没。陆伟也承认,在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前,曾经找一些明星朋友帮忙“捧场”,“但是这些明星在微博上的观后回馈,对我们确是一次意外收获。”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已经成为电视人进行节目推送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好声音》在微博上的成功推送也必将给接下来的电视节目营销带来新的启示。
新媒体也给观众带来了一个更快的反馈平台。《中国好声音》播出了三期,就播出效果看,网络上的口碑可谓一期不如一期,第一期业内外好评如潮,第二期出现争议,及至第三期播出后,遭到网友炮轰,甚至有人打趣“第三期最大的亮点是广告”。对此,陆伟以“三期节目由不同的导演负责,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以及“音乐有大众化与小众化类型之分”来解释。而在刘宏看来,“这种现象很正常,朴实的东西容易让观众觉得新鲜,但是不容易让观众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而且每期节目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都具备那么多高潮点。”但无论如何,节目刚播出三期,观众就已显出疲态,节目组必须在节目诉求与观众品位上作进一步的权衡和判断,避免“虎头蛇尾”。
“它也许并没有具备‘中国选秀节目分水岭’这么大的颠覆性意义,但是在节目制作方面毕竟给中国电视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刘宏对《中国好声音》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至于它的未来,理应交给时间,毕竟才走过三期,它的路还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