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开拍微电影 新媒体传承老文化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32

  今年以来火爆至极的微电影已经成为了各路明星大腕进行艺术实验的最佳选择,各种人生冷暖、情爱冲突、另类呓语、古怪人物都能够成为微电影捕捉的对象,有创意的年轻人可以在微电影中翻着跟头地进行自由表达,然而,此时,若有个125岁的老爷子沧桑满面地找上门来,说要拍微电影,众人是该惊诧还是兴奋呢?

  事实证明,什么都敢玩的艺术圈对此是求之不得,就喜欢身临这种“创作险境”。用微电影去讲述125年,如同攀爬在岁月尖耸的峭壁上,没有点探索精神与高超的技艺,恐怕是难以完成的,这种高难度挑战自然能引来高手摩拳擦掌,众人雀跃围观。

  “125年”引发的微电影

  这125岁的老爷子究竟身份何人?它便是成立125年的吴裕泰茶庄,老茶庄想给自己贺寿,却不想走寻常套路,看重的是新奇的“微电影”,可是,微电影讲求的是戏剧化的跌宕起伏,老茶庄经得住这么折腾吗?难道要杜撰些野史、戏说,讲点不为人知的名人轶事?

  最终出炉的《茶香三部曲》解开了所有人的谜题,也让观众感受到微电影与老字号之间完美的互动。原来,《茶香三部曲》由《咫尺》、《回家》、《集合》三部短片构成,实际上是在向“125”这个数字来致敬,讲述的是人世间动人的故事,《咫尺》讲述了一对互相爱慕的男女在125步距离之间从暗恋、表白到遗憾的浪漫小品。《回家》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年轻有为的医生在发现父亲病危之际,为成全父亲多年心愿而放弃治疗带他踏上回乡之旅的感人故事,在父亲的讲述中,年轻人知晓了母亲用“125小时”造就的生命奇迹;,通过家人的帮助与125位战友重新“团聚”的催泪故事。三部短片中,吴裕泰茶庄只是客串了一番,在《咫尺》的部分以背景的方式出现。

  微电影不是做广告

  如果不点出这幕后的缘起,很多观众至今不知道动人的《茶香三部曲》原来与吴裕泰茶庄有着如此深切的前世今生。按照惯常的思维,吴裕泰的125年似乎更适合拍成纪录片,把走过的山水旅程,人文景观梳理一番,但是,这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吴裕泰如何与90后甚至00后建立友谊?就要靠年轻的媒介。微电影恰恰用一种年轻的胆魄颠覆了讲述“曾经岁月”的古老方式,尽管吴裕泰之形并没有成为微电影的主角,但125年之魂却在片中余韵绕梁。最终的三部微电影就像三种不同的好茶,《咫尺》中的爱情就像绿茶,清新淡雅,静静绽放,又悄悄消失;《回家》中的亲情就像茉莉花茶,飘香四溢,恒久悠远;而《集合》中的友情像普洱茶,越陈越香,让人感受到微电影的天宽地广和老字号的历久弥新。

  难怪一位影评人欣喜地品味道:“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命题,对东方人来说,茶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内涵深远的文化,《茶香三部曲》敢于大胆挑战这个命题,不仅对微电影,即使是对大影视领域也是一种积极的挑战,诚然,影片难以把茶的所有特质和韵味都浓缩到短短的三个故事中,但只是这种尝试,以及所获得的微小的成就,已是足够可喜。”

  微博和微电影

  为百年品牌注入活力

  为了创新,老字号投拍影视剧,投入网购、团购,当这些已经不再是新鲜招式的时候,老字号又要迅速去“追风”了,此时,微博和微电影又派上了用场。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是个微博达人,一直在借助微博做“茶事”,孙丹威说:“可口可乐创建于1886年,比吴裕泰还早一年,但似乎从来没人认为它是老字号,至今它还能引领时尚。”

  孙丹威的微博粉丝多,吴裕泰的官方微博也有不少粉丝,孙丹威说:“利用官方微博传播自己的企业信息,这是好的互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传播我们的文化,传播茶叶的知识,让老百姓通过这个更多了解。”

  去年,吴裕泰还针对“果粉儿”们推出了ipad电子读物,在茗鉴上线后,去年4月份上线到现在累积浏览量达到500万次,会介绍很多相关茶叶知识和茶叶的问题,以及对文化的诠释,今年6月17日吴裕泰自己的ipad客户端正式上线。

  如今,微电影以覆盖广、投资少、传播快等优势在网络上持续火爆,受到诸多品牌的青睐。“老字号”又瞅准机会,以微电影渗透传统行业,开始为百年品牌注入活力与新机。

  看来,老字号与新媒体之间的借力也让二者共同受益,这一次的中国茶行业的首部微电影玩得如此high,也为老字号如何与时代进行“老少配”开了一个好头。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表示,拍摄微电影,并不以植入品牌为终极目标,旨在传递正向的社会价值观,不仅能够通过微电影提高自身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更能给社会积极的推动力,充分展示品牌的社会责任感。

  电视剧和网络让“烤熟的鸭子”飞得更好

  “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而其出路却在于“新”。2004年,全聚德集团在北京人艺话剧《天下第一楼》的基础上,投资拍摄32集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在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段播出后,全聚德品牌更响亮,营业额增长50%以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烤鸭热”,北京全聚德3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额一路飙升,前门店还创下了单日销售额新高。


话剧《天下第一楼》  (梅花网配图)


电视剧《天下第一楼》 (梅花网配图)

  2005年,全聚德集团又拿出一层楼的面积开办全聚德展览馆,展示全聚德百年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开通网站。网络对于老字号来说可谓是一大机遇,建立网页进行网上销售早已经是共识。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开始进军网购和团购市场,公开资料显示,三年前,五芳斋在淘宝上创立了自己的旗舰店。短短三年中,这个网店年销售额就从最初的200多万元增加到今年的2000多万元。而老正兴、功德林等老字号也抢注了与其品牌相一致的“中国”域名,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在线订购菜品的需求,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对老字号而言,网络可以让百年沉淀下来的形象、品质借助网络声名远扬,让购买力强劲的年轻人接触并了解老字号,拓展消费市场,一些老字号还加入了一度火热的团购活动,更可以与消费者、网站在合作中找到契合点,从而获得多赢。

  “倚老卖老”要落伍

  老字号是中国一种独有的文化,但当老字号遇到了新品牌和新局面时,往往会呈现出挣扎之态。据悉,新中国成立时,一共有1万6千多家老字号企业,到现在只剩下2千家左右,经营好的只有200多家,也就是说,在60年的时间里面,中国消失了1万4千多家老字号,做一道简单的算数题,就是说,每年要消失230多家,这个令人痛心的数字也督促老字号必须进行不脱离灵魂的变革。

  业内人士认为,老字号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是忽略了15岁~42岁消费人群的需求,如果老字号一味地自我沉醉、坐守祖业,年轻的消费者就不会买账。不过,招揽年轻消费者并不是要老字号完全忘本,“老字号”要想发展当然要“吃老本”,因为百年不倒的招牌本身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但是,“啃老”也要讲求方式,倚老卖老肯定是要落伍的,借助新事物来插上新翅膀,透过大众传媒的触角为自己延伸影响力才能够收到奇效。

  重视文化保养品牌

  在不少专家看来,品牌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也就没有品牌。中华老字号都是经历过少则几十年多则百年以上的沧桑历程,在以品牌竞争为主的经济时代,许多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纷纷遭遇滑铁卢,但是也有一些中华老字号企业由于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对品牌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老字号也要在日常对于品牌做“维护保养”,辩证地看“老”,在新上做文章,时刻保持年轻的心态,甚至忘记自己的年龄,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青年顾客,向现代品牌转换。


《茶香三部曲》之《咫尺》


《茶香三部曲》之《回家》


《茶香三部曲》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