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过剩时代:“注意力”高利贷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985


营销过剩时代:“注意力”高利贷

  这个月轮到哪位哥哥哪位姐姐了?现在,最爱用“哥”“姐”称呼人的不再是街头拉生意的小弟小妹,而是媒体,每个月总有那么几篇稿子,需要推出一个这哥那姐,格式大同小异“×哥/姐走红 网友称……”

  各种红人太多,注意力都不够用,甚至网友都不够用了,所以要借用各种虚假账号。从前,一个人一件事要走红的轨迹是这样的,在网络社区里耕耘许久,得到网民们疯狂顶贴后,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得到传统媒体垂青登上报纸版面,正式宣布走红。

  营销与传播从技术到理念到方法都日新月异,底线一低再低,大家的忍受力则越来越强,注意力资源消耗殆尽,于是媒体和营销领袖们只好开始预支明天的注意力了。几位社区领袖,外加一两个缺稿媒体,就可以郑重宣布某位“哥”“姐”已经走红。信息时代,人人争做“知道分子”,某人已经很红了而你却不知道,当然要赶紧去补课。

  这是一个看来有效的模式,以媒体和社区领袖的信用来贷得注意力,但和所有的预支模式一样,最大的问题如何偿还这些被预支的注意力,并最终摆脱负债模式。当人们认为一家企业“值得关注”时,可视之为还清注意力借贷的时刻。而如果“不值得关注”的情况屡次出现,企业自身呆坏账越积越多,最后结果就是信用破产,贷不到“注意力”了。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有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可以获得注意力,但如何“花掉”这些注意力,让企业变得“值得关注”,从而将注意力持续转化为企业资产,需要更多谨慎的考虑。财大气粗者,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期启动短期刺激计划,注意力瞬间被激发知名度一片蓬勃,但这些吸引来的注意力跟往年一比,能带来的品牌资产与利润没见增加多少,说不定还减少了,因为“不该关注,不想关注你们”的人也关注了,刺激带来了通胀和注意力“贬值”。

  危害更甚的是日益兴盛的“注意力高利贷”。A大牌和B大牌最近都收获了不少注意力品牌资产增长迅速,C牌也不甘落寞,怎奈势单力薄,度太低,连预支都没人肯干,只好找到号称能够“24小时即时走红”的炒作公司,从脱衣露点到悲情梦想,能红就行。但高利贷从来不是好惹的,这些注意力并不是以自身盈利能力为基础获得的,偿还起来自然十分吃力,往往是注意力很快花光,却仍无盈利,只好继续求助注意力高利贷,人生从此永无宁日。你看某位姐姐,网络社区耕耘许久走红后几近转型正面励志形象,但最后竟也不甘寂寞闹出个“自杀事件”伤了广大粉丝的心。

  新媒体时代,各类传播平台正像银行一样尽可能吸纳受众的注意力。营销与传播机构应该像一个好的理财师一样,帮企业选择恰当的银行,在注意力不够之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注意力银行,借贷到注意力,悉心规划投资组合让客户的品牌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