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这个几年前还是很“草根”的产业如今正成为各界投资者争相追捧的黄金项目。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各大视频网站、电影大腕、知名企业、营销公司及风投资本对“微电影”争相追逐。有人估算,微电影市场可达700亿元。
电影还是广告?
2011年,国内微电影的数量达到2000多部,锋芒初显。 另外一个惊人的变化是,微电影更是从“草根阶层”登上大雅之堂。
《四夜奇谭》
但是对于微电影这一产业,业内业外褒贬不一。
著名导演王小帅直言,“什么微电影,就是广告,没有电影两个字,谁会关心它的存在,它就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这是一场技术革命,微电影的繁荣得益于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没有新媒体就没有微电影,微电影这条产业链需要的是整合而不是垄断”,创思之光(北京)文化传播公司编剧陈莉荣表示,“职业明星、专业策划,因为其相对高端的商业定位,正好构成微电影金字塔的中间阶段,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保证实现商业目标”。
重庆微视频大赛组委会温勇认为,当下微电影不是电影,而是在广告领域中一种新的衍生形式,是“草根”借电影之名行广告之实。
2011年,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发现了一个新变化,中国的视频网站用户中,20—29岁占据59%,30—39岁占据了20%,视频网站的用户一改往日年轻化、低消费的形象,如今正成长为高学历、高消费的年轻群体。当然,这批网络受众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感动,厌恶被动“广告”。
产业链条清晰
按照一般常规,电影的发行渠道商业模式比较清晰:影片拍摄、院线发行、票房收入是电影的三个环节,盈利来源主要集中在票房、品牌植入、电影贴片广告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等环节。
而微电影却基本不走院线,发行渠道主要集中网上,消费者无需为看微电影买单。目前,广告收入仍是微电影的主体收入。广告客户定制变成了微电影的主流,平均每部微电影,广告客户的花费为20万—30万元。
而最高成本纪录由佳能定制、姜文导演的《看球记》创造,达8500万元,最低的草根微电影制作成本仅数百元。“微电影的制作利润率,基本都能保持在20%—30%。”业内人士说。
一家公司运营安排和收费标准显示:每部微电影约20人介入,其中前期沟通、中间制作和后期宣传推广人员比例各占1/3,微电影的成本一分钟大约1万—2万元,视时间长短,一般总成本控制在二三十万元,而广告植入和定制微电影的报价大概在1:2左右。
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制作中心副主任郑正称,微电影的特点是小投入,相较于传统大电影,微电影的投入成本10%花在剧本,30%到40%用于演员片酬,50%到60%用于导演和制作团队,而传统影视剧,单演员片酬就占到60%的投入成本。
“手机是人类社会里最有生命力的媒体渠道,是继纸媒、广播、电视、网络之后,又一个强势的大众传播领域。”天马神龙(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亭表示,“微电影不仅比动辄几千万元的电影投资有优势,比起制作费往往上百万、上千万元的视频广告也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并且一般拍摄时间在1周以内,演员档期好安排,制作周期短,投放快,借助社交媒体,能实现病毒营销和互动传播”。
这和贾樟柯的观点不谋而合:“微电影和电影是同一个母体,只是微电影要寻找自己的特点。几百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是一个时代,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终端提供了不一样的可能性,微电影需要在这波热潮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商业模式。”贾樟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