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会感慨自己写的文案被领导评价为“不接地气”
——
“太文艺”、“太书面化”、“听不懂想表达什么”
对此他们感到很苦恼
那么怎样写出通俗易懂的好文案呢?
今天社长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听上去“俗气”,但却“杀伤力”爆棚的文案,并简单分析这样的文案是怎样写出来的
OK进入真题,今天的震场文案是下面这个
看到这个文案,想必很多小伙伴会感到惊讶:
社长,你啥时候转行干公务员了?
嘿嘿,社长连党员都不是,干公务员更是不可能滴,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去研究我党历史上那些精彩绝伦的好文案,比如下面这些:
↓↓↓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枪杆子
“摸着石头过河”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
这些标语,都是在我党做出重大历史性决策时,向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指出下一步方向的“通俗化解释”——
我的个乖乖,,解释成全国各阶层人民都能明白的话,这是多么厉害的文案功力!!!
如果把这样的文案,用在商业领域,那岂不是非常轻松的就把一个新产品介绍清楚了!!
那么如何写出这样的“通俗文案”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刚刚列举的标语文案中“加粗”的文字部分
“一针一线”
“纸老虎”
“枪杆子”
“石头”
“白猫黑猫”
大家发现什么共同点没有?
没错!这些都是一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非常具体的名词
对于复杂的斗争形式,,就算再认真地去解释,老百姓也不一定能听懂
但是用一些大家都能理解的词,就省去了很多的解释成本
↓↓↓
反对派为什么会被打败?
因为他们就像纸老虎一样,看着吓人,一吹就跑!(纸老虎嘛,大家都知道)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键性结论——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大家熟悉的词有那么多,用哪个词更合适呢?
下面社长为大家介绍4种方法,帮你找到那个“熟悉的词”
1、时间单位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对于“时间单位”,消费者是再熟悉不过了
很多文案就用到了时间单位,来说明产品的效果
↓↓↓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今天做人流,明天就上班”
“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商业难题”
“每天半小时,听懂一本书”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搜集一下
下面我们拿一个产品来练手
比如社长之前买过的“保温杯”,为了强调“保温效果好”,就可以这样写
2、衡量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同样感到熟悉的,还有“衡量单位”
比如下面这些文案,就用衡量单位来说明问题
↓↓↓
“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
“3杯0添加酸奶,才能做出一杯乐纯”
“城里千万座,此处两三家”
“喝一杯水都能感知的精准”
……
我们再拿一个产品来练手
比如社长手头上的“抽纸”,为了突出“容量大”,就可以这样写
(抽纸哥再次闪亮登场!!!)
3、名词类比
有的时候,为了说清楚事情,我们会用到“类比”
——把一个复杂的东西,类比成大家熟悉的名词
对,小学生都会的修辞手法,很多文案就是这么干的
↓↓↓
“每一口都像在舔盖”
“一杯咖啡钱,学会一个商业方法”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
我们继续练手
比如社长吐槽自己总是没电的iphone6,就可以这么说
4、熟悉场景
所有的产品,都有这样那样的使用场景
如果把产品和消费者熟悉的使用场景进行绑定,也能让人轻易get到产品卖点
比如下面这些文案
↓↓↓
“喝一口,轻松加班一整夜!”
“专做刷屏级文案”
“洗澡不用摘的手表”
“自拍美,拍人更美”
……
社长再搜罗搜罗我身边的产品,来给大家练练手
比如社长喝茶用的“紫砂壶”
·END·
(ID:MarketingCommune)投稿梅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