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32亿重金收购边锋的新闻出来之后,引起一干人干热议。其评论足以单发一篇文章。
先来看质疑部分。
1、关于收购对象。
robinhul:32亿的开价,近22倍的市盈率,这个对于一家早已显示发展瓶颈的地方游戏公司来说,不可谓不惊喜。边锋现在的状况?只要国家手一紧,边锋就真的去掉一大半的收入和绝大多数的利润。浩方?商业化运作这么多年,产品经理换了一波接一波,在线人数好久没破75万了吧。
2、关于效果。
yoyo:三点:1、价格有点高。2、跨得有点远。3、整合有难度。
不过如果一切真如高海浩所言,探索未尝不是一种方法,纸媒的没落已成定居,在死亡之前折腾出一条活路也值得敬佩。
跟yoyo类似,黑马良驹也表达了某种半疑半理解的态度:
一个人,做一件事,受到质疑是肯定的,特别是一个报业集团花了32亿,干了一件似乎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去收购游戏平台。但同时,一个报业集团要去转型又要是必须要做的,不然上市干嘛,拿那么多钱干嘛,投资者还等着回报呢?
报业集团要想全媒体,要想转型。无非两条路,一条是内容,这曾经是报业的立命之本。近10年,南方报业无论是办新京报,还是各种周刊,还是21世纪报系,都是走的这条路。但走这条路,在现行体制呀,需要与审查制度,不停的摩擦,风险极大。第二条就是资本和娱乐。而浙报,选择的就是这条路。游戏无论怎么看,都是赚钱的行业,都是现金流。浙报的选择,是商业化的思维,是很聪明的一种做法。如果,哪一天,浙报又投资一个“中国好声音”出来,大家也不要奇怪。
这场买卖,到底赔和赚,姑且不论,浙报的这次收购,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是一次试错。至少,走在众多报业集团的前面吧。也可能,浙报在此次投资中获得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力量,比商业利益更加有价值。
钱江晚报记者潘越飞从他的角度,将此次收购的若干看点陈列出来。原评如下:
一年前,第一次听说东家要收边锋浩方,腹诽不已。一年后,看了很多新媒体尝试,多少能理解这一步棋了。
浙报传媒集团收游戏,必然有四种反应:传统媒体同行极力窥视背后逻辑,投资公司紧盯股市新概念的价值,互联网人9成下意识反对,用户只担心自己的游戏别被搞砸。
1.传媒集团不是报业集团。360来收购、百度来收购、腾讯来收购,哪怕高于32亿,恐怕大家都认可,觉得那些是有“水”的公司,能够盘活边锋浩方。“但你卖纸的凑什么热闹?”只是卖纸么,各位看官,这是一家传媒集团而不是报业集团的手笔,这个集团已有出版、杂志、地铁视频、LED户外大屏、数据公司、淘代码等各种玩法,多个游戏,并非突兀之举。
2.短中来看,只能是游戏。游戏是“现金牛”,业内都认可,边锋和浩方已经在产奶了。其他盈利模式,电子商务和线上广告,前者山头林立,后者移动端市场未有建树。买个项目,首先不亏,其次赚钱,最后是未来,短中来看,游戏合适。至于未来,浙报意图以游戏平台作为文化平台中心,这思路和腾讯以IM为中心,360以杀毒为中心、网易以魔兽世界为中心,都是一样,切入点不同而已。如果一上来就是大家看不懂、盈利不清晰、图有概念、缺少现金流的的移动新项目,号称五年后必火,那才是真扯。
3.浙报不是人傻钱多。另外的新闻稿中有一句话:“盛大娱乐就标的公司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2013年至2015年度的业绩作出补偿承诺: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2013年至2015年度的预测净利润合计为25,443.46万元、32,127.31万元、37,933.98万元。同时约定,以浙报传媒应支付股权转让方的第二期支付款7亿元作为盛大娱乐履行补偿义务的承诺担保,累计补偿金额以7亿元为上限。2013年1月22日,浙报传媒发布公告,经与盛大娱乐协商,盛大娱乐于1月17日出具《承诺函》,承诺将《补偿协议》中约定的补偿金上限由7亿元人民币提高至9.6亿元人民币。”——也就说,不赚钱的话,盛大要补偿,小道消息说,陈天桥甚至怕自己太亏想叫停这次收购呢。毕竟,体制内企业比商业企业对钱更慎重。
4.难道收腾讯啊?传统媒体转型,肯定得需要互联网公司的基因加入自己体内,找个互联网项目合体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找谁呢。腾讯能赚钱吧?能。百度是互联网入口吧?是。小米公司崛起速度够快吧?够?网易游戏是巨头吧?对。但是,别说他们不肯卖,肯卖也买不起啊。再回过头来,找科大讯飞?核心业务面临的风险太大。找陌陌?那是气场真不合。算来算去,一家有收入有用户的游戏公司,或许更合适。
5.买游戏是买流失的用户。纸媒下滑势头难当,用户流失到网上去了。买游戏公司也好,卖电商公司也好,买社交媒体也好,统统都是为了买用户。毕竟用户为王,或者干脆点说,有了用户做其他事都方便。看看新浪微博,手头握有数亿用户后,又是游戏、又是电商、又是广告的,好不自在。边锋和浩方在2011 年,月均活跃用户数近 2000 万人,这个用户数量,对互联网巨头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家传统媒体集团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用户那么近。
6.最难的是运维。收购的逻辑,其实理一理,然后多看几眼,也能理解了,不当出现由讥生戾的反应。我最担心的是,逻辑通畅,执行艰难。
我曾在文章中提过垂直内容、精耕本地、内容供应商、数据运营、资本优势等七种新媒体模式,mark者甚多,评论者甚少,为什么?我只是把眼前能看到的新玩法做了罗列,具体如何操作,绝非看过几眼就能指点江山的,每一步都是缺乏实操案例的,绝不是属于评论家的逻辑游戏场子。
目前来说,浙报传媒集团浩浩荡荡几千号人,九成都是不懂游戏的,怎么配合、怎么共赢、怎么扩张、怎么理解新商业模式、怎么重建新大楼,这才是最值得揪心和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