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言论称传统媒体转型或都市报最先消亡,南方都市报作为一份发行于华南地区,定位于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都市报,经历了1997年的一份报,2002年始扎根广东主要地级市(中山读本、深圳读本、东莞读本、惠州读本等),2007年的一个报系(南都周刊、南都娱乐周刊、奥一等)到2010年一个全媒体集群的壮大过程。在此,以南都为例,谈谈都市报面对数字化转型的不适症,并对此提出未来内容形态的设想。
南都的改变
据笔者非常非常有限、浅显的观察,南方都市报近年来一些改变(不专业吐槽,欢迎拍砖)。首先,报纸改版,报纸杂志化。统一各个版面的主打颜色,进一步强化版式语言,从而,大气、简洁、美观。——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人们已不愿买报看报的趋势;
其次,报纸内容,部分内容低质量化。笔者半年阅读深度周刊、地球周刊、娱乐品鉴等,感到内容质量的退步。
就深度周刊而言,深度报道本是报纸进行舆论监督的重头戏,半年来的报道有:报小人物命运主题(挖房居住者、免费建养老院者、以厕所革命种苹果的人、砍人的环卫工、蜗居的北漂、建小镇图书馆的法学家、平坟家庭、农民工之死等)摆出现象而止。调味剂主题(绿卡松绑、尾矿库、虫草、细菌战记忆等)。
挠痒的主题(高考政策、体制教育、PM2.5、。稍猛其实提前被曝光过的主题(性爱视频官员敲诈案、偷拍县委书记、房姐前传等)。批评报道少,报道的机构或当事人,几乎无权利寻租部门,这些当然和萱萱有关,实属无奈。至于地球周刊,连做封面的文章选题上有时未必比译言网更吸引人。
当我看到“2012国际风云人物”、“2012最佳发明”、“展望 2013十大趋势”这类中规中矩、毫无新意、偷懒拼凑的恐龙化石年代的标题时,我欲哭无泪,要不写篇《论年终盘点的标题该怎么编》啊?——瞧吧读者更加不看报了,都快鄙视你了;
再次,微博怎能落下?好吧,一有突发事件,马上官方微博跟近,为了保证权威性,虽然记者在事发现场,还必须不能是客户端发的(如@南都广州以“#即时消息#”开头的微博),好吧,你就端着呗。运用社会化媒体显现报纸的时效性有好处吗?没有可量化的利益。若非要衡量微博运营好不好的软指标,就看发起个投票有多少网友响应呗,等下,非得单选多选题吗,整个开放式的测下啊!——网上免费资讯那么多,还是没几个读报,粉丝再多百万,也阻挡不了报纸广告份额的萎缩;
最后,全新改版的南都网,投广告心不疼吗?改版昭示着南都面对数字化变革有颗改变的决心。同情地说,有多少人正儿八经从网站首页点进去看新闻的。我敢保证,从微博链接或其他地方点进去的占多数。南都网大笔投地铁广告,再看同样投到地铁广告的网易微博,纯网络出生的媒体,你大可微妙地感觉到传统媒体的思维劣势所在。蓝精灵背景?那你们定位算给80后人群了?不断重复的“ND.COM”都看晕了,算是在强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烧钱吗亲!——网站赚钱了?能弥补报纸下降的广告额吗?
说说那些不适症
不管以上这些不足挂齿的小玩意,报纸的记者编辑,不再盲目自大,固化思维,是时候正视自己了。
不适症一:语言
我们知道媒体,简单地说,是通过传播介质把内容送达受众,从印刷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因为介质的变革,媒体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而形态的变化反过来影响媒体内容的呈现。大家不爱看报,一个原因是能从互联网获取快捷、大量、免费的信息,其实也有一个原因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语言已经被网络环境所染,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不适应报纸语言。看到太多报纸上的稿件在最后加上微博网友对事件的看法,多么奇怪的嫁接,报纸完全被微博牵着鼻子走!谁看你那稿子啊!啊?记者应该了解不同的传播平台上对不同的对象使用的语调是非常必要的。
比较沮丧的是,碎片化阅读,海量信息目不暇接,让人耐心看长篇的限度探底。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的长篇文章,是否会失去部分读者?报纸是走不回黄金年代了,调查新闻的传统怎么维持?社会需要调查记者进行持久、枯燥但高质量的调查报道,需要深度报道为主的舆论监督。这是最没有经济来源的一项艰苦工作,如今可能在社会化媒体的冲击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中愈发边缘化。
不适症二:选题与反馈
读者不再关心版面。亲爱的记者同志,你还在为挖空心思填版而苦恼吗?你选的题,读者感兴趣吗?犯罪嫌疑人杀了女公务员,你报道谁?你知道读者更关心哪个吗,还是根本就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你还有写的必要吗?哦对,你要赚稿费。这样的报社采编操作模式总有一天会终结。默多克说,新闻由少数编辑控制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报纸正在失去对内容的控制权,没有读者会再像接受上帝福音一样听你告诉他这个世界怎么了。
报纸签完版交付印刷,记者编辑的工作就算完了。网络上正在讨论你的那篇新闻稿,你不得不关注读者的反应,你不得不做出反馈。过去报道是为了讲故事,现在,协助读者讲故事。协助也是种反馈。读者要直达的新闻,读者只关注自己喜欢的新闻,读者按自己的标准重组新闻,读者还要在新闻底下开展讨论和质疑。新闻是编者和读者共同的事业。
不适症三:速度
这个不多赘述。每天早上当我经过报摊,看到端着权威架势、彰显本报编辑立场的头版头条,我不禁想笑,这条新闻昨晚微博看了,今早上又有新进展了,你还算“新”闻?
不适症四:畏畏缩缩慢慢来
内容竞争不单是国内这圈人了,国外老牌新闻机构入驻中国,、FT中文版、商业周刊中文版、华尔街日报中文版……这些高质量兼具国际视野的内容,加之大胆、率先拥抱数字化优先战略的魄力,在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道路上摸索得更远。读者的注意力终究有限的,,赶紧行动吧。
不适症五:廉价的大众信息
这一点针对都市报,也是最致命的。
媒体在数字化进程中,读者将称用户,也许未来没了报人称呼,主编被叫作首席产品官、战略官,记者的采编思想即产品观,用户体验而不是填版挂在嘴边。
介质变了,内容呈现的方式变了,那么盈利模式就变了。报纸盈利主要依靠广告商。介质变了,如何盈利呢?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上,我们都有了用户,还不再是一群面目不清的读者。广告商投广告,当然喜欢受众越精准越好,越符合目标客户越好,那么都市报,你的内容呢?细分吗?专业吗?精准吗?NO!大众化信息!唾手可得!可替代性太强!内容没吸引力,怎么收费?哪来广告?靠何盈利?
都市报还有未来吗?
南方都市报每日基于各地读本A叠,主要由社论个论、突发新闻、时政新闻、国内国际新闻组成,加B、C叠产经、体育娱乐等副刊,加逢周一、三、六日出的周刊。就这些现有的出版内容,笔者冒昧大胆假设未来的变局:
,该版消失。大家要看直奔央媒即可。
未来报道如《以骇客精神改造新闻业》所言,新闻制作流程可以不断被打断、修正、改良、重制的过程。新闻工作流程不再是以完成一篇采访报道为终点,从采访、编辑到最后印行或是播出的过程,都可不断被入侵、被修改,而且不断调整甚至重制以符合新需求。因此,传统的报社采编操作模式将彻底被打破。突发新闻在新的传播介质上滚动进行, 24小时不间断更新,再出现在报纸上意味着“旧闻”。
基于《互联网第一大报<赫芬顿邮报>是怎样炼成的》文章中的观点,报纸把捆绑好的内容给读者,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读者直奔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内容自动松绑,于是这导致媒体新的盈利点放在“每篇文章必须以独立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独立统计成本和收入” 。也许未来突发新闻会以滚动收费,收费的也可以是Q币淘金币类的“网络交易”币,不难理解像电影《黑镜》中,一万五千点便是那更虚拟的货币。
时政新闻唾手可得了,很多公司甚至政府部门有专门人员发布,发布会记者不必到场。而未来记者更“善变”,“先考虑读者后考虑编辑;先考虑软件适用性后考虑报道内容;先考虑言辞简练后考虑长篇特写;先考虑移动设备后考虑电脑。”同时,开放式的新闻要求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专才合作也密不可分。
新闻的价值重在专业/非专业人士的独到点评。媒体在微博发布一条新闻并不一定有价值,但是通过解读新闻,该条新闻就有了真正的价值。点评人即当下的自媒体,自媒体此处不再展开。
社论个论地位不保,被捻进自媒体列席。经典社论做成电子书出售也是方法。副刊、周刊不是以杂志形式顽强生存,提高内容质量,分析用户品味,就是被其他同质化内容吞噬,而同质化内容举步维艰,基本被读者抛弃。
数据新闻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报道形式,也会成为未来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南都现在做数据新闻还停留在报纸上,不会动,层次浅。这块有极大提升空间。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像网易数读,然而比起国外数据新闻,国内这些尝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新闻。未来更开放的数据环境下,建成数据项目,或联合商家推进公益事业。
南都音频主任梁音在《出发于视觉而不止于视觉》文章中表示,传统媒体的战略还在纸面。所以很难诞生强有力的数字平台。南都视频产品目前只是吹响纸媒体向新媒体进军的号角,更多是象征意义。梁发现参与一些广告客户的定制业务投入产出远比卖新闻产品更有效,但这种商业定制的服务盈利拷问着媒体背景的出身。
赫芬顿在重塑美国报业新思路又打起了视频博客的算盘,顺着人人参与思路,同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节目的制作者,让观众在新闻直播前参与互动。视频制作、个性化定制也许可以成为南都新触点。随着多频时代的到来,基于视频的创业或将成新一轮爆发。Instagram玩倦了吗?嘿嘿,试试这款videogram,像上传图片一样迅速,随手拍的视频微调一下,好似世界知名导演大作。
往前看了也不忘往后瞅瞅。过刊是一块利用资源。国外已有媒体集结过刊出售。都市报过刊有啥可以利用呢?例如突发新闻,虽然时效性最强,以南都十多年来的上万篇突发稿件,就广东地区,比如以地理位置为基准,开发一款APP,何地是突发新闻高发地?犯罪率在何时呈最高分布?
以上这些设想依据内容特性被拆散,故未来南方都市报不是一张完整的ABC叠的报纸,是由“四分五裂”只专一项的盈利小团队组成。不过,最关键性问题还是四个字:盈!利!模!式!这,还是要细化到具体个案具体分析探索,现在谁也不清楚。如果都市报不愿屈就于大而全的自我氛围,想活下去,光靠生产内容是赚不了钱的了,只得削掉媒体脑袋不再做报……
再续油墨与纸浆的智慧
最后谈谈担忧,媒体情怀(这里的情怀并不指所谓的新闻理想,而是诸如坚持专业客观公正社会责任公平民主的价值理念和职业操守)的丧失可能是纸媒转型中最大的损失,包括上文提到的调查报道衰微。《商业价值》杂志主编张鹏说,传统媒体可传承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多年铸造的“编辑部制度”和“媒体责任感”。
他们保证的是依靠专业人员和集体智慧,相对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内容——这一点在信息流速被放大,进而信息极度过载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当某些技术人员、新媒体研究者认为南方周末在新年献词事件上的表现是一种矫情,记者采访被打稿子被毙微博上奔走相告是一种炒作,尽管我觉得传统媒体在新时期举止像个可笑的老头,但那份基因的遗落令人叹息。
部分新媒体关联者包括但不限于程序员、高校教师、观察员没有这种基因,那么新介质上的内容呈现只是建立在技术地基上的繁花似锦、过眼云烟。
人们再也回不到拿着厚厚一份报纸,怀着复杂心情看完《收容所孙志刚之死》的经历了,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纸媒生态淡出,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介质的新兴媒体能一脉相承吗?当南方周末针对移动客户端做了款新年献词的APP时,怎么看怎么就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流泪满面,对着7.9英寸的ipad mini,你眨了眨干涩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