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繁荣是转型期的特殊现象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0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终端成为创业者又一个机会和平台,其中所谓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再次向传统媒体发起冲击,“纸媒必死”的观点继续强化。

  这不是传统媒体第一次遇到挑战,PC时代除了门户网站外,过去曾风光一时的电子杂志、博客已经沉寂,微博、APP、微信等成为新宠。因此,有人认为自媒体时代来临。但是,这只是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改变,仍无法解决其内容如何赢得客户并创造持续盈利的模式。事实上,技术和平台的变革,并不能改变“内容为王”的原则。中国的电视频道和影院如此之多,但能够挣钱的影视作品却又那么少。

  这些自媒体大多出自于传统媒体人,内容以评论为主。这种模式决定了,除非制作人是早已拥有庞大规模粉丝的偶像,才有可能实现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又或者,以自媒体为平台撰写文章积攒人气并在现实中兑现个人商业价值。依靠一个聚合性的平台盈利可能性很低,至少现在还看不到非常成功的模式。

  技术革命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以及终端的多样化,使得阅读碎片化,以阅读空间的扩大来消耗个人时间(生命),或许综合性媒体受到冲击,但经过筛选的专业性媒体可能重新赢得读者。只是技术改变了新闻发布的节奏,增强了互动性,使得一些纸媒陷入被动而手足无措,恐惧读者的流失。事实上,真正的新闻消费者依然会重视新闻产品的价值,而非阅读渠道。

  中国传统媒体遭遇的挑战并不主要是新媒体,首先,传统媒体经营面临的冲击一部分来自宏观经济变化,企业盈利减少影响了广告投入;传统媒体也不是一个高度竞争性的行业,自身能力与水平较低,放大了新媒体的冲击;而新媒体对一些纸媒的冲击除了受众争夺之外,大量成熟媒体人流失到互联网行业,造成传统媒体从业者的素质降低,无法积累人才;另外,部分传统记者过度依赖网络提供信息,也让他们所在的传统媒体失去话题设置的权力与能力,影响内容品质。

  自媒体繁荣是中国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现象,首先,与美国创业者主要是硅谷科技人员不同,中国媒体人的创业冲动比较强,以自己的媒体经验和人脉很容易进入低门槛的新媒体领域;其次,转型期刺激了一些公众对公共事务过度参与,不安全感强产生了信息饥渴症;其三,中国人是集体动物,社交话题主要围绕公共事件,如不关注似乎就会有社交障碍。

  但网络用户又有喜新厌旧的特征,比如从BBS、博客、微薄、微信等不断更换平台,使得平台生存无法持久,以至于难有盈利模式,比如最悲催的开心网。社交媒体虽然吸引了巨大的人群,破坏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追求新闻价值的客户,仍然制造了巨大的需求,只是传统媒体无法满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