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十年 路在何方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00

  近日,中国博客网关闭其所有免费博客并清零用户数据,在2011年有3000万用户的windows live space关闭后,中国博客网的这一动作让不少人再次发出感慨:在微博、微信等新生代冲击下,博客是否真的已死?下一个陷入危险的又会是谁呢?

  现象

  从自媒体变为网络日记本

  “很庆幸,我用的博客还没收费,如果收费了,我也得考虑‘搬家’。”魏泓飞是一名博客的老用户。2006年,他开通了自己第一个个人博客后,就再也没有停下。作为一个“科技控”,他在2009年新浪微博开放注册的第一时间,又注册了微博“尝鲜”。如今,魏泓飞每天都会登录微博,转发或者原创几条。不过,他还是从未中断过更新那个已经有7个年头的博客账号。

  “我还指望以后把这博客留给我儿子孙子看呢。”魏泓飞半开玩笑地说,结婚纪念日、去国外旅行、工作生活中遇到感悟或者挫折的时候,他都会写上一篇博客。“微博更多的是分享一些自己和朋友感兴趣的短新闻、生活片段,博客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和思想记录,留存成长中的感悟,给几十年后的自己看。”

  白领袁婷与博客的初次亲密接触则始于更早的2003年。不过,作为几乎见证了博客整个成长过程的铁杆粉丝,如今的袁婷已经想不起自己博客账户的用户名密码,“我至少有2年没有登录过了”。

  “博客刚兴起那会儿,每每写完博客都会发链接给朋友或同事,表达观点和分享的意愿很强。不过慢慢的,跟朋友们在博客上的互动少了,这里变得更像跟自己对话的一块封闭空间了。再后来有了微博,博客就用得越来越少,因为每天的零星想法都顺手发到微博上啦!”袁婷坦言。

  2011年3月,曾拥有3000万用户长达7年之久的Windows Live Space正式关闭;2012年2月,国内第一批个人创办的博客网站关闭;近日,中国博客网,这个2002年全国首批出现、“全球最大的中文博客托管商”网站宣布关闭免费博客并清零数据……这几条在两年内接连传出的消息不免让人感叹,随着微博的崛起,面向大众的个人博客似乎已经走上发展的下坡期,拉也拉不住。

  探因

  缺少互动更新博客太费心

  “刚发了一篇博客,不过还是来微博再广播一下!”一位小有名气的美食、游记作者杨妍(化名)每每发布一条博客,都要在微博上发一条博客的链接。

  “微博上粉丝活跃,要是博文简介和微博配图选得好,粉丝转发得多,博客流量立马能看出明显增长,肯定是有新的读者从微博找过来啦!”杨妍说,虽然由于篇幅和传播需要,她仍然将自己的作品原文通过博客发布,但微博却成了她向朋友、读者们推荐自己博客内容的一个“门脸”。

  为了借上微博的“东风”,一年前,杨妍把自己的博客从无法与新浪微博链接的博客网站,“搬家”到了现在的新浪博客。除了杨妍这样同时使用微博、博客“双枪”的,更多的普通人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时候,选择了前者。

  在BBS、门户网站、博客等各种新媒体的激烈厮杀中,微博为什么能“脱颖而出”?从杨妍和袁婷身上,我们其实已经能够看到答案——信息发布、传播快速便捷,并且传播范围会通过粉丝互相转发而急速扩大。另外,与博客上“博主”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不同,无论平民还是名人,都有机会在微博上与微博主人即时互动。

  “在140字里,,不用太注重行文逻辑,更不要求太多的文采,只要会发短信就能发微博并与其它人互动,这个几乎没有障碍的门槛,为新浪微博赢得了超过5亿人的用户数,同时也让博客的用户数慢慢流失,直至部分网站流量无法吸引足够的广告而导致关闭。

  “每个人都可以设立微博并变成面向社会的麦克风,这让传统传播生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微博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更多的人发声的“话筒”。

  支招

  “去中心化”或成唯一出路

  “博客的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这个时代新媒体最关键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去中心化’、以用户为中心。,去中心化,通俗来讲就是“去权威中心化”,话语权更多地向用户转移。

  以新浪博客为例,它最主打的内容是名人博客,吸引了很多名人资源去他们的平台开设博客,从而吸引用户流量聚集。“尽管博客最初流行时比其他平台更贴近‘草根’,比报纸、门户网站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表达需求。但从实质上来讲,名人博客仍然是一种以社会资源、专业权威为中心而进行传播的大众媒体。”姜奇平说。

  在中国博客网关闭免费博客的同时,另一个消息传来:新浪的门户网站将进行改版,最大的改动就是与新浪微博打通,门户网将根据用户在微博上关注的内容,向用户智能推送信息。根据微博上用户体现的阅读习惯做定制信息推送,这算不算“以用户为中心”呢?

  姜奇平认为,“用户可以随意写博文”、“根据用户习惯定制新闻推送”,这些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这一准则的“皮毛”,并未触及核心。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微博上仍然存在名人的粉丝更多、普通用户“转发”多参与原创少,这些都是普通用户缺乏话语权、话语权仍然以单一结构为中心的表现。

  “跟微博上有些不同,微信上看不到哪个公众账号最火、看不到哪个明星粉丝最多,反倒让我觉得清静自在。”一位微信用户表示。在业界分析人士看来,其实他这种“清静自在”的体验,正是微信“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体现。

  “如果不能在传播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以用户为中心’,那么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产品中,像门户、博客、微博这样‘后浪推前浪’的残酷淘汰仍然会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姜奇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