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小镇里斯敦的农夫查尔斯·尼莫(Charles Nimmo)没有想到,整天与羊群为伴的自己,有朝一日会通过热气球接入互联网。
大约一个月前,尼莫接到了一通神秘电话,在签订保密协议后,尼莫和其他49人才知道,谷歌公司的“潜鸟计划”找上门了。
当时,谷歌技术人员将一个篮球大小的鲜红色接收器安装在他们家中,形状好比谷歌地图的标记图标。
没过多久,当工作人员把一个个外形酷似水母的半透明热气球放飞后,尼莫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接入“热气球网络”的用户。
沿袭当地农夫的传统,尼莫上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谷歌页面查询天气,以便决定当天是否该给绵羊剪毛。尽管热气球仅在尼莫家上空停留了15分钟,但他还是兴奋异常。“热气球网络接入的速度和质量,比我使用的拨号铜线网络要好得多。”
用热气球“散播”无线网络信号的“潜鸟计划”,是谷歌X实验室里诞生的又一个狂想。目前,大约三分之二的地球人仍无法上网,谷歌希望利用热气球为农村、偏远和欠发达地区提供廉价的互联网服务。
不过,这种“热气球网络”在操作性和稳定性上仍旧面临疑问。电信分析人士项立刚表示,挂在天上的气球如何高效率地保证网络信号的持续性,是谷歌热气球面临的一大考验,而另一个考验则在于如何保证持续不断的电力供应。
天空网络
谷歌放飞的这些热气球大有奥秘,下方悬挂的设备包括:无线电接收器、电脑、高度控制设备以及太阳能电池板。气球将在距离地面20公里及以上的平流层飞行,会与地面的网络站点互传信号,这些信号会一路“弹跳”,并在气球之间传输。
谷歌官方称,每个热气球能在平流层中飘浮100天,在自西向东的飞行过程中,能为直径40公里的区域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覆盖面积约为1256平方公里,超过整个香港的面积,而且不受地形影响。
这些热气球的材质是超压力气球所使用的聚乙烯泡沫,比气象用气球更加耐久,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充气完成后高12米、宽15米。同时在顶部配有降落伞,可以控制气球起降以便进行维修和更换。气球上的电子设备由太阳能面板供电,花费4个小时就可以充满一天所需的电量。
目前这项实验还处在初期阶段。之所以选择新西兰作为首发地,很大程度上在于新西兰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传统的光纤网络铺设可能很难满足当地的需求。
以尼莫为例,他在4年前曾放弃拨号网络,并改用卫星网络,但后来发现自己难以负担每月超过1000美元的上网费用。
“我几乎已经准备关闭家里的网络接入,并准备到镇上工作了,但谷歌这一项目的到来,有可能显著改变许多新西兰人的生活。”尼莫说。
这一计划如果成功,受益的不仅仅是像尼莫这样身处发达国家但依旧上网不便的用户,还有那些远处山村、沙漠,或者欠发达地区的人们。
此外,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强震后,大部分通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事实令人记忆犹新。谷歌预计,类似的“热气球网络”今后有望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新西兰被选为实验地的原因之一。
商用前景
根据计划,第一批发射的30个气球将从新西兰西部飞向东部,50名家中安装了特制接收器的新西兰居民参与了这一实验。
此后还会有更多气球被放飞,经过智利、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同纬度南半球国家,形成一个由热气球组成的环。
谷歌最终打算发射数千个热气球至平流层,利用环绕全球的“热气球网络”,为全球48亿无网络人口提供服务。
“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难以享受到互联网服务。”谷歌X实验室技术主管理查德·德沃尔(Richard DeVaul)表示,“尽管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但这并不意味着那里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廉价、高效的互联网服务。”
德沃尔表示,如果计划能够成功,那么各国就能省下铺设电缆光纤、建立通讯基础设施的大笔费用。
对于这样一个刚刚起步的项目,谷歌称,现在谈商业化还为时尚早。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搜索起家的谷歌,之所以在网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投入重金,其目的还是在于搭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涉及新微处理器、低价智能手机、安卓操作系统等链条。
更多网民则能为谷歌带来更多收入。目前,谷歌在线广告收入占其年收入的50%以上。
事实上,有外媒在今年5月报道称,谷歌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协助建设无线网络,其中包括使用高空通信平台(比如特殊气球、软式小型飞船)来传输信号,同时还将向这些地区输出低价手机。
技术挑战
其实,利用天空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并非谷歌首创,美国国内类似的尝试并不少见。但从没有一家公司有谷歌这样的商业动力和实力保证。
此前有建议称,可在高空建立一个固定的平台,与相应地面进行锁定,从而确保互联网信号的提供。但谷歌拒绝了这一想法,认为固定的平台必须要与自然界的风力抗争,设备也将因此巨大而昂贵。
但自由飘动的热气球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尽管平流层的气流相对稳定,但仍无法确保气球不会“乱跑”。
“我们不希望热气球随风而走,我们希望它能待在需要网络服务的地方。”德沃尔表示,“因此,你必须控制热气球在平流层中上上下下地进行位置微调,以适应合适的风向。”
德沃尔把气球位置的细微调整,比作芭蕾舞演员依靠脚尖灵活移动的场景,借此说明此举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机技术。
而外界关心的另两个问题,包括会否影响飞机飞行,以及万一气球失灵砸向地面会否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热气球装有闪光标识与雷达反射器,因此不会对执行飞行任务的飞机造成影响。”德沃尔说,“当然,由于热气球高高飘浮在空中,地面的人们也不用担心其突然坠落。即使有突发情况,热气球自身配有降落伞,会安全降落至地面。”
尽管看似万无一失,业界对此仍有疑问。项立刚就对记者表示,谷歌热气球上网听起来新奇有趣,但目前的条件是否现实仍不好说。
项立刚说,无线网络需要路由器传输信号,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光缆实现,此外还有成本高昂的卫星连接和传输速度较慢的微波传输,挂在天上的气球如何高效率地保证网络信号的持续性,是谷歌气球面临的一大考验,而另一个考验则在于如何保证持续不断的电力供应。
市场研究公司Rysavy Research无线专家莱赛维(Peter Rysavy)则表示:“在覆盖地域如此之广的情况下,你没办法向每名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起码在美国,这种技术除了乡村地区以外,并无多大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