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夕:雅虎的变数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92

  11亿美元将Tumblr收至麾下的大手笔收购案尚且余音未散,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的购物欲似乎仍然强烈,不足一个月之后,雅虎再添两桩新的收购案,一个是iOS平台的一款拍照应用程序GhostBird Software,另一个是免费电话会议产品的供应商Rondee。

  更值得注意的是,雅虎这个公司,有着不信赖CEO的传统,连2007年创始人杨致远亲任CEO时也不能幸免,一年之后,杨致远也在接连遭遇微软放弃收购和Google放弃合作两起挫折之后,宣布离职。要知道,2008年的雅虎,用周鸿祎的话来讲,是“不缺钱、不缺产品、不缺人才、也不缺商业模式和用户资源”,但是如此一个或许没那么耀眼但仍然绝对健康的公司,仍然被董事会强烈要求卖给微软,作为创始人的杨致远可能是出于舍不得而稍微抗拒了那么一点,也被毫不留情的赶走,足以证明资本市场如何看衰雅虎的未来。

  杨致远的接替者——雅虎史上第一为女性CEO卡罗·巴茨也没能解决雅虎的症结:雅虎究竟是一家技术公司还是媒体公司。比杨致远更不体面的是,巴茨是被解雇的,董事会给了她1040万美元的补偿金,然后提前结束了她的任期。和杨致远的离开相似的是,这前后两任CEO被宣布离职(解雇)的当日,雅虎股价都出现强力反弹,杨致远走的当天,上扬4%,巴茨走的时候涨得更多,达到了5.4%。

  没办法,雅虎就是如此奇葩,尽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几乎没人看好雅虎还有能力去和Google、Facebook等后辈同台竞技,雅虎每下台一任CEO都会股价上涨,但接下来就注定迎来一个更差劲的CEO。

  如果以Facebook的IPO为起始点,一名投资者手持1000美元,分别购买Facebook、Google、苹果、雅虎、AOL等上市科技公司的股票,那么一年之后的2013年5月,收益最高的是哪支股票?

  是雅虎。如果你在一年前买了1000美元的雅虎股票,如今你可以获得1787美元的回报,换到AOL,有1647美元,而买Google,则只有1451美元,如果你不幸买了苹果和Facebook,则会分别亏损163美元和312美元。

  资本市场的回暖,足以让董事会喜上眉梢,巴茨曾评价雅虎董事会“都是一群蠢蛋,为了向公众证明自己不是蠢蛋,于是拿我开刀,想让人们觉得我才是蠢蛋”,蠢蛋有着蠢蛋的单纯,雅虎董事会或许并不关心梅耶尔是否成功改造了雅虎,只要盯着纳斯达克的曲线表就行了,只要数字好看,梅耶尔就值得信赖,至于花钱,美国的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当下,花出去比捏在手上更有意义。

  摆平了资本市场和雅虎董事会,梅耶尔需要面对的是天平的另一端:更为挑剔的用户。历史上,雅虎在用户这里的口碑一点也不比它在华尔街那里的口碑要好,网易科技在2010年的时候做过一期专题,Title就是“雅虎:Web2.0杀手”,列表细数了雅虎收购过的十余种互联网产品,它们在融入雅虎后,结局无非两种:关闭服务或以远低于收购的价格出售。

  中断稳定性的服务是产品面向用户的大忌,名声清好如Google者,也在历年“大扫除”之后迎头挨上无数板砖。在被宣布并入雅虎时,Tumblr的用户也如惊弓之鸟,甚至发起了迁徙活动,但是并未形成潮流,Tumblr的流量也没有出现反常。这也和梅耶尔表示“不会干涉Tumblr上的色情内容”有关,Tunmblr整个网站约有10%左右的流量出入在于成人网站,不少用户在上传和分享色情图片时也没有多少顾忌,圈子文化和社交生态十分平稳,曾在Google负责过社交搜索业务的梅耶尔深谙用户心理,所以才有了坦率的发言,“收购Tumblr就是看重流量,其余的雅虎一概不管。”

  在社交时代,用户最爱的,就是“无为而治”,你提供一项稳定的产品和服务,然后不要改版,不要策办活动,不要添加广告,让我们自得其乐,就是最好的体验了。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这样认为,梅耶尔在取悦用户上,也达到了她想要的目的。美国科技媒体Huffington Post也有声音主张,要将梅耶尔主导的收购行为和雅虎历史上那些糟糕透顶的收购行为分割开来,事实上,自从梅耶尔入主雅虎以来,连早已被人遗忘的Flickr都出现了难得的用户发声:希望梅耶尔重新整顿Flickr,让它更具魅力。

  这让梅耶尔的位置坐得更稳,而且只有如此,她才可以继续说服董事会向她提供坚定不移的支持。而在频现购物欲的背后,是在为雅虎重新包装一个概念,或者说是故事:雅虎依然是一家老公司,但是资本雄厚,所以雅虎可以成为一个“核”,一个见证了硅谷成长史的巨大的“核”,再用收购而来的互联网新锐进行资产价值上的“增值”。这个手段,Google做过,经典的Youtube收购案即是范例,Google能够始终让Youtube原生态生长,梅耶尔也能让雅虎的舶来产品同样自然生长。

  华尔街待见这样的故事,老牌巨头渐进重组,同时带来新的成熟项目以及潜在的利润增长点;用户欢迎这样的故事,流行的产品有了财力显赫的东家,东家也摆出一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不干涉姿势。两全其美,方成大事。

  这个节奏之下,雅虎迎来枯木逢春的变局,也非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