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5.0之于自媒体,就如传统媒体之于记者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52

  腾讯微信5.0还没正式上线,却获得了空前的关注。不过这些关注并非来自普通用户,而是来自与自媒体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人。

  本月初,“2013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在京召开。内里,腾讯透露微信5.0将对公众账号进行新的调整——— 公众账号将独立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功能模块,而不再混在通讯录中。同时公众账号还将分为订阅和服务两类。其中,订阅类每天可以发一条群发信息,没有推送,信息显示在独立的订阅区。服务类每月只有一条群发信息,可以推送,消息仍然显示在会话列表。按照腾讯的官方说法,“此次调整主要是为了让用户避免过度的骚扰,同时还能获得应有的服务。”

  简单来说,在微信5.0中,如果你订阅了一个公众账号,它会出现在“订阅区”中,你需要打开订阅区,找到这个公共账号,才能看到它更新了什么。而现在的模式是,你订阅的公众账号能隔三岔五推送一条信息给你,而这条信息会出现在你的消息列表里,弹出红色的“气泡”,你只要点击便能打开和阅读。如果是服务类,则一个月才能在用户面前弹出一次。

  稍微有些产品经理思维的人就能看明白,这对于自媒体是不利的,原本用户只需要一步就能达到自媒体内容,但在微信5.0里至少需要两步--先进入订阅区,再选择公众账号。这样用户只有在主观想去看公众账号内容时,才能看到里面写了些什么。

  于是乎,各种“微信5.0不鼓励自媒体公共账号”的说法层出不穷,而发声的主力就是自媒体人。腾讯应该想得到这种“反弹”,于是它为自媒体打开了另一扇门,宣布将启动“自媒体精品百人计划”,首批重点扶持20个自媒体账号,他们可获得包括新闻客户端、腾讯网、手机QQ、微信、QQ空间、微博以及QQ浏览器在内的优质资源支持和个性化帮助。

  在我看来,这和我作为记者,在南方都市报的平台上撰写稿件并公开发布的形式并无区别。腾讯包括微信在内的各类优质资源和南方都市报一样,就是媒体平台。而“自媒体精品百人”就是腾讯大平台下的100名“记者”。

  每天,我需要在报社的报题平台上提交自己准备撰写的稿件线索,并简单说明为什么要写这篇稿件,它有多重要。同时,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获得更高的社会反响,更高的优稿率,以期在报社内部的采编岗位技术级别评定中获得更高的位置,反过来为自己的稿件增加“个人品牌背书”。

  腾讯在微信5.0之后为自媒体提供的大平台也是如此——— 自媒体人需要用内容和个人品牌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这样才能有机会在“自媒体精品百人计划”中脱颖而出。当然,这不是唯一条件,因为能不能进入“百人计划”,最终下决定的是腾讯。就像我只能尽力争取工作机会,但最终招不招我,下决定的还是报社。

  唯一有区别的是,腾讯力捧的自媒体除了其内容会被广泛曝光外,自媒体个人也是这场“造星运动”中的一部分,而传统媒体记者的署名只是放在了文章最后。

  也许有人会说,这点差别正是腾讯微信5.0时代自媒体策略的进步之处,因为就像项目名称一样,“自媒体精品百人”的核心是人。但我预感,在对人的“把握”上,腾讯应该是预留了后手的。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名气如方舟子者,选择新浪微博还是搜狐微博,他自己说了算。所以,若腾讯扶持的某个自媒体人达到了方舟子或韩寒的境界,变得凌驾于平台之上,随时可能“跳槽”,腾讯将如何应对?又或者,一位天天在腾讯企业模式上挑刺并坚持发表意见的自媒体人,会不会出现在“自媒体精品百人计划”中?这些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

  回到此次微信5.0对自媒体的影响上,腾讯所谓“避免过度骚扰”很有道理,但应该不是唯一的原因。我用暗黑的心态来揣测腾讯此举的真正目的,那就是不想像新浪微博那样,只做平台而无法有效把控内容。你看那“微博小秘书”每天累个半死,还老挨人骂,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