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引爆社交网络传播的逻辑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33

  7月12日晚,《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在浙江卫视开播,除了依然强势的收视率外,依然不变的是各种热门话题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这里,笔者不得不佩服好声音的幕后运作团队,能在各种炒作之后,,显然称得上是“中国好公关”!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好声音第二季开播几天来已形成的热点话题有“乖乖女”刘雅婷、华少“好舌头”、姚贝娜引评委哄抢。当然,话题不止这些,但从中可以看出,好声音团队的传播逻辑依然不变,尽量炒作出争议,尽量为观众提供不断的话题。

  这里,可能有读者就会问了,“中国好声音”不是志在打造一个“好”字么?为什么频频出争议呢?这不会影响品牌定位么?当然,从正常的逻辑来说,是这样的,但从好声音的节目属性和社交传播的逻辑来看就不是这样了。下面笔者从三点来分析:

  1)选秀是商业,社会责任只是幌子

  砖家说,“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其改变了传统选秀的唯美的价值观,凸显了音乐的价值性。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愚以为,它成功在其适合社会化的传播逻辑,让早已麻木的受众找到了新的痛点。社交媒体的今天,用户关心的不只是节目本身,而是从节目出发,多维地去了解。所以,好声音一开播,就有很多传播点预埋,引爆只是关键节点的事了。

  2)话题嫁接,搭热点顺风车

  在社交媒体上,跟踪热点是传播最基本的逻辑。所以中国好声音也不例外,比如在前文提到的《甄嬛传》原唱姚贝娜引评委哄抢这一话题,就是利用《甄嬛传》这一热点来传播的。当然,如果单单姚贝娜参赛的话也不会引起多少话题的,所以还要有“评委哄抢”这一段,这才是社交媒体的传播点。

  3)不要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有绝对的争议

  经常泡社交媒体的读者肯定知道,但凡是比较火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都是没有绝对的错与对的。比如《小时代》,你能说郭敬明有错吗?所以,好声音才会在两季都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选手,上一季徐海星是,这一季刘雅婷也是,正是因为她们不是绝对的对,不是绝对的错,才会引起网友的争议和话题讨论。所以,社交媒体的一个传播逻辑就是,不要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有绝对的争议。这就是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己之观点,更多还望高手指点。下面笔者再为大家分析下好声音在社交媒体上选择渠道的变化和逻辑。

  1)微博:依然是引爆点

  大家都知道,第一季好声音在社交媒体的主要传播渠道是新浪微博,大部分话题基本上是从微博引爆,不管是李代沫还是吴莫愁,还是华少的“中国好舌头”,新浪微博都作为话题源传播。当然,这一季也不例外,“乖乖女”刘雅婷的“艳照”也是第一时间在微博爆出的。为什么?首先,微博不仅是一个社交平台,还是一个产生其他流行现象的媒体环境。从“郭美美”事件到“动车追尾”事件,微博已经表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而这,就是微博的媒体环境的使然。其次,微博的环境本身就有联系员、推销员的作用,即它具有引爆的驱动力。它的大号节点、话题排行、热门微博、微博搜索等这些产品功能为话题的引爆提供了强进的附着力。

  2)微信:

  都说微信是一个大金矿,那是因为它的价值在营销。其公众平台专属的推送信息渠道就足以说明其价值性。好声音作为一档娱乐节目,与观众互动必不可少,而微信正提供了该功能。且在移动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真正的受众还是在移动端。虽然微博能够为好声音引爆话题,。而微信就可以,好声音可以利用微信进行客服,做调查、问卷、投票等等,这些都将使得好声音品牌真正接近受众,感染受众,这就是微信的魅力所在。

  3)新闻客户端:公信力背书

  有人说,未来移动互联网的第三张船票在新闻客户端,笔者以为然。因为客户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凭借其‘新闻+订阅’的模式,实现了移动自媒体的聚合。正是因为如此,7月12日晚,好声音第二季一开播,在选择搜狐视频独家直播的同时,还采用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直播间评论的形式。显然,这一系列动作正是好声音团队所策划的,而其目的,一是利用搜狐新闻客户端用户基数达到宣传,二是欲想凭借自媒体,为其背书。因为社交媒体的今天,除了传播,还有需要公信力。

  以上就是笔者就好声音第二季开播以来,笔者对其在社交媒体传播的一点简单分析和预测,拙见之处,还望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