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手段 苹果谷歌为啥大打美国制造牌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03

  国外媒体发表文章称,Google、苹果、联想等科技巨头将部分产品生产线迁回美国,并以“美国制造”作为产品的卖点。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AAM)主席斯考特-保罗(Scott Paul)指出,这只是科技巨头的营销手段,在产品上标注“美国制造”并不能确保其成功。

  以下是文章详细内容:

  今年8月1日,Google将在纽约发布Moto X智能手机,这是该公司2012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以来发布的首款Android手机。关于Moto X的外观设计和技术细节早已被多家媒体报道,但该手机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它在美国制造。

  史上首款在美国组装的智能手机

  摩托罗拉发言人丹尼尔-麦克纳利(Danielle K. McNally)今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会在夏季发布Moto X,它由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组装完成,这使Moto X成为了史上首款在美国国内组装完成的智能手机。”摩托罗拉组装合作伙伴、制造商伟创力国际表示,为了确保Moto X订单供应,该公司计划为沃思堡新增2000个工作岗位。此外,已经曝光的Moto X谍照显示,该设备还将使用德克萨斯州州旗作为默认壁纸。

  在Google重点宣传Moto X由美国制造时,其竞争对手苹果也不甘于人后。2012年12月,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该公司今年将在美国国内生产一款产品。据苹果后期公布的计划显示,这款在美国生产的产品为新款Mac Pro。

  毋庸置疑,“美国制造”将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苹果早就已经意识到“美国制造”的价值。从几年前开始,苹果就始终强调其公司所在地,并在所有自身设备上标明了“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亚设计”。而在新的Mac OS x系统中,苹果还以加利福尼亚州地区命名。在苹果视频和印刷广告中,“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设计”这一标语也时常能够看到。

  除了Google和苹果之外,来自中国的PC制造商联想今年早些时候也宣布,将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ThinkPad工厂,并新增100个工作岗位。很明显,这些公司都在重点宣传它们与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但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AAM)主席斯考特-保罗(Scott Paul)指出,“美国制造”带来的广告效益非常明显,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远远不止体现在科技产品本身。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最近针对5000名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愿意为标有“美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多费用,其中也包括了电子产品。斯考特-保罗说:“标注‘美国制造’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宣传,而在美国制造的产品还能得到许多政府官员的支持,他们也愿意向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Google、苹果及联想的行为符合股东利益

  斯考特-保罗承认,,但苹果、Google最近的这些举措,都只是营销策略。他说:“如果Google、苹果、联想的策略不符合股东利益,他们是不会将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线迁回美国的。它们必须说服股东,这种做法能够成功令实现盈利。”

  斯考特-保罗表示,对消费电子产品的组装而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员工工资快速上涨、劳动人口比重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带来冲击。

  与此相反,美国重新成为电子制造中心正迎来两大利好:其一是持续低迷的劳动力市场,其二是相对较低的工人工资。斯考特-保罗说:“Google、苹果、联想等科技巨头正在关注这种趋势变化,对它们而言,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初期可能会亏本,但从五年后来看,它们会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2015年,中国的制造成本将与美国持平

  毋庸置疑,当前在美国制造产品的成本确实比国外高,但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全球商业咨询机构AlixPartners预计,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15年,在中国生产产品的成本将与在美国生产产品的成本持平,这种成本最终会被转嫁给消费者。

  由加利福尼亚州组装的Google Glass售价高达1500美元,而Google去年发布的流媒体娱乐设备Nexus Q要价也达到299美元。尽管Nexus Q并未能成功,但这两款产品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Google相信这两款产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并赚回额外的生产成本。苹果Mac Pro也同样如此。不过,Moto X的情况并不一样,为了确保成功,它必须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将重新成为电子制造业中心。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副教授罗恩-希拉(Ron Hira)表示:“Mac Pro后Moto X只是个别案例,如果真发生这种趋势,贸易数据就能很明显的反映出来。但目前我们看不到这种趋势,企业做出这种决定更多是出于公关方面的考虑。”罗恩-希拉在2008年出版了《美国外包:海外制造的真实成本以及我们的对策》一书。

  罗恩-希拉指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标签推动了美国工业(汽车、钢铁和半导体)的增长,但现在的高科技公司早已与当时不同。他说:“多年以来,高科技公司都致力于将供应链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亚洲地区,CEO和企业主们在考虑问题时与美国的利益并不一致。”

  他表示,目前无法确定有多少设备真正在美国制造,不过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于1997年公布的法规,标注“美国制造”的产品必须“全部或几乎全部”在美国生产。根据FTC的解释,“全部或几乎全部”在美国生产,就意味着从所有重要的零件到产品加工都必须在美国完成。

  消费者是否买账

  罗恩-希拉认为,尽管苹果、Google、联想等科技公司试图将它们的产品与美国联系起来,但这主要是出于广告策略的考虑,但这种策略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产品销售仍是未知数。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加里-皮萨诺(Gary Pisano)教授在其合著的《创造繁荣:为什么美国需要复兴制造业》一书中表示,其中的关键是消费者是否买账。

  他The Verge网站采访时说:“消费者会因为苹果在其产品上标注‘美国制造’而更喜欢它们吗?美国或其他地方的消费者是否将生产地址作为选购电子产品的重要标准呢?当然,某些与产地相关的产品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比如意大利时装和鞋子、德国的汽车等。但在电子产品领域,日本或者亚洲地区已经拥有了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声誉。我并不建议美国公司生产这些产品。如果我是企业领导人,我会选择接近市场,接近公司的设计中心。”

  在产品上标注“美国制造”并不能确保其成功,这在汽车制造领域已经被证实。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迅速崛起,取代美国汽车成为市场的主流。而谈到新技术的爱国主义,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苹果的“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亚设计”视频广告并不买账。此外,Google去年发布的在美国制造的Nexus Q销量糟糕,早已被用户遗忘在角落里。斯考特-保罗说:“不管产品是在中国生产还是在月球生产,只要性能不佳,它就不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