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郝芬顿野蛮生长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83

  “我们不能放弃本土,我们的主场……香港人可能已经不相信明天会更好,但我们不能丧失想象明天的能力。”

  常年游走于香港、台北和北京三城,2000年起定居北京的香港著名作家兼《号外》创办人陈冠中,7月18日重返自己的主场,在2013年香港书展上向数百名书迷和媒体,朗读长文《香港未完成的实验》,并宣布自己会参与明年的公民抗命行动——“占领中环”,在社会上掀起一阵狂潮。

  当他于翌晚悄然出现在观塘工业区一个不显眼的单位时,再次引起骚动。这是香港的另一主场。他在书展朗读的6000多字长文,当天傍晚已被新闻博客《主场新闻》全文刊登在网页上。“我打电话给梁文道,”陈冠中在《主场新闻》办公室解释,“只要它一登,应该都看到了,想看的人都看到了。”

  7月底,正好是《主场新闻》成立一年。在过去一年,他们打破媒体长久以来维持中立的立场,标榜强烈本土意识的“我城、我观点、我主场”,而成为香港最耀眼的“新媒体”。这个“新”,一方面他们是新出现的媒体,另一方面他们是网络媒体,也正在改变以往许多人质疑的非营利模式,开始成立广告部。《主场新闻》如何成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作为一个商业媒体,他们能够建立起新的商业模式吗?

  百多名博主对于《主场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有这样的成绩给出了答案。《主场》共五六百名博主,都是各领域的精英和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当中一百多名是活跃博主。他们全部免费为《主场》写文章,而驱使他们这么做的是创办人的魅力和鲜明的信念。

  “我们代表哪种价值?这个问题很重要,任何今天已成功的媒体,回望过去一定与创办人的个性有关。 Planet》的创办人Tony Wheeler夫妇。几年前我在墨尔本对他做访问,他对我的影响很大。媒体没有个性就像人没有灵魂一样。”创办人之一刘细良说。

  《主场》立场鲜明。2012年3月16日,在特首选举电视辩论上,唐英年反击对手梁振英时,一句“我是主场”成为香港金句,激发刘细良以此作为新闻博客的名称。这个《主场》是700万人的主场、是立足香港本土的新媒体。正如它在宣言中称,“主场新闻会下场踢球,与公民社会及社运紧密呼应。我们旗帜鲜明地维护本土核心价值——民主普选、、自由多元等普世价值。”

  任职跨国公司市场总监的徐缘,认为《主场》是办给香港人看的报纸,是属于这个城市的报纸,“要给这个城市树立一套正确价值观。”他在《主场》成立之初以博主身份撰写文章,受读者欢迎,被创办人蔡东豪称为《主场》之光。

  《主场新闻》四名创办人蔡东豪、刘细良、梁文道和宋汉生,活跃于各领域,同时又与媒体有着密切关系。文化人梁文道近年转移到内地发展,他在内地的受欢迎程度远非香港人所能想象。

  宋汉生是典型的互联网成功创业者。他在2006年创立网上书店aNobii,四年后卖给由英国多间著名书商、出版社和HMV组成的风险投资财团,是香港网络企业中少数获得外资青睐的公司。

  四人中,最活跃于《主场》的是蔡东豪和刘细良。蔡东豪先后任职于长实、中建电讯高层,专责企业融资。许多人形容他是“打工皇帝”。不过这名金融才子,相较同行却多了份书卷味。2001年,他向香港最权威财经报纸《信报》的创办人林行止毛遂自荐写专栏,自此与媒体越走越近。但真正改变他的却是一次挫败经历。

  2002年底,回归后最令人辗转难安灰暗时期的前夕,他获商业电台行政总裁俞琤的邀请,担任这个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电台的营运总裁。“那时完全没准备好,没有媒体经验、没有管理经验,不够分量做这事……一个未准备好的人,被派到战场,而且当时还是风暴眼,最终结局是被炒。”他顿了下,“离开后不想再留在媒体,就像在战场上经历了枪林弹雨,想暂时静一下。但同时,媒体却又挑起我无限兴趣,对媒体的情结就是在那时种下的。”缘落缘起,商台同时也让蔡东豪结识到梁文道和刘细良。“那两年的经历可以说是Accidental,意外?又不太贴切。如果用球场来比喻的话,是球迷奇遇记。”

  十年后,摆在他面前的不再是梦幻球场,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机会。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新媒体高度介入,为传统媒体和竞选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政坛名人兼著名博主阿瑞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2005年创办的首份网上报纸《赫芬顿邮报》,,3000多名博主全部来自各领域的意见领袖。理性、深度分析是他们的基调。网站另一核心内容是把搜集到的大量新闻选取并重新包装成独立新闻,再配合Web2.0技术,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连谷歌总裁施密特亦慨叹新媒体的威力,“传媒界一些新力量崛起,,。”

  刘细良凭着自己作为多年媒体人、出版人、政圈中人的敏锐触角,和对于新媒体的执着,对《赫芬顿邮报》产生浓厚兴趣。他和蔡东豪反复讨论、看大量文章研究它的成功因素。

  “看完惊讶香港竟然没有认真和用专业态度做网上报纸的媒体,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商机。”刘细良决心要把它在香港复制并将其本土化,“它在美国成功,放到香港知识化、城市化这么成熟的地方,没理由不成功。”

  源于外来概念的《主场》,能否成功本土化是制胜关键。

  他们将网站与社交媒体紧密链接起来,迎合了港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香港人一打开手机,一定是先看Facebook。”艺术总监蔡芷筠说。《主场》将整个新闻版面设计成适合在Facebook上传播,每条新闻都有一张照片,配有简短文字描述吸引读者看下去。,新闻总量的一半属整合性新闻、一半博客文章,也与《赫芬顿邮报》近似。目前每日总共有六七十条新闻。传统媒体注重Breaking News(突发新闻),但《主场》更重视Breaking Views(突发评论)。博主们在这方面担当关键角色,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智库的角色,各人有自己专长的议题。遇到突发新闻,编辑部可以实时约他们写深度分析文章。像早前令港人和游客陷入疯狂状态的黄色巨鸭来港展览,当所有媒体的报道都把焦点放在粉丝们的狂热与它所带来的商机时,主场博主杨天帅写了一篇《鸭仔,Florentijn Hofman的失败作》文章,从另一角度来看巨鸭现象。

  而在一般新闻处理上,目前五个记者中,四人负责把汇集到的新闻重新整理成拥有自己独立角度的新闻,一人负责深入报道或搜集有关数据。在主场9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除去会议室外,办公室设置了两张长桌,负责新闻的同事集中在其中一张,“一张桌子很重要,不用传来传去,大家只要喊出来就行了,沟通很方便。”在传媒界工作了20年的总编辑余家辉说,这种运作模式完全有别于传统媒体。

  灵活、方便的机制是新媒体的特点。为更有效地控制新闻质素,编辑部另设内部群组,编辑、记者随时讨论新闻。刘细良几乎每天都会上这个群组,“我会给意见,听不听由他们决定。”他强调公司营运与编务要专业化操作,作为传媒人必须要约束自己,不可以随便把自己的喜好加诸在编辑部上。“真像踢球一样,主场在打出什么新闻,全看有些什么人在踢这球,我们底下这群人就是在踢球的人。”蔡芷筠说,团队的配合与默契所依赖的是共同信念,“大家都想把这件事做好。”一家成功的媒体,必须要掌握到市场脉搏、新闻受欢迎程度。在未有一套盈利模式可作参考前,新媒体一般选择以点击量来作为参考。,今年初更推出以网站点击量来分红。作为刚起步的《主场》,这方面的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文章排列,更有利于阅读。

  “有些人指责我们登八卦骗like(赞),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我们不抗拒,没人想去做一个没人看的媒体。我们只想把网站的影响力延伸得更广些,。”《主场》每日可获得10万点击量。“《主场》在某种意义上是成功的。”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说,《主场》本土化成功,观点与立场为读者提供另类选择,“其他人能照抄吗?未必做得到,未必能有具同样视野的创办人,不可能出现另一个《主场》。”香港信息科技界立法会议员莫乃光说,《主场》虽是小本经营,但运作良好,能够吸引到人,“它要捱十年八年不难。”

  《主场》没有任何传统媒体在经营新媒体时所要背负的包袱,譬如广告和人力资源调配等。员工由最初五六人增加到现在12人。为了轻身上路,办公室与朋友的公司在观塘工业区合租一个单位。与《主场》同类型运作的《独立媒体》创办人林霭云说,按《主场》目前营运模式计,每个月开支最少要30多万港元,一年就要500万港元。对此,《主场》并不心急。

  相对于金钱,蔡东豪更加执着于工厂式的运作模式:“经营媒体就像经营工厂一样,是件细水长流的事。”作为新经济下的受惠者、金融界精英,蔡东豪反而选择相信背后古老的观塘工业区。未来十年,这个东九龙的心脏,将被建构成香港第二个核心商业区,与中环平起平坐。“香港曾经是海外华人中心,我们从没认真发掘自己在文化、、经济上的影响力。”作为战后婴儿潮,刘细良认为,“我们这一代是香港社会得益的一群,基层出身、1980年代读大学,经常问自己,是否走到这一步就够了?”他的答案是“不”。“我是有信念的人。我一开始就和蔡东豪说,《主场》要立足于香港,将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主场》,成为全球华人中心,做媒体要有理想才行。”新媒体的特性更需要经营者的无限耐性。刘细良说读者浏览新媒体的习惯是黏着度,一旦看惯了就会一直看下去,“所以做新媒体一定要专业,有纪律,不能随机性地发布新闻。即使未赚钱,也要用专业的态度来经营。”

  正如蔡东豪所说,一个不能接受市场考验的主意,叫作兴趣。《主场》是一盘认真的传媒生意,但要坚持下去是需要一定的资金。如何算这笔账,刘细良说很简单,几个创办人不用输掉身家,就算不筹款也能支撑三年就够了,“有一天我们可能会收购别的媒体,又或有风险资本来收购我们,你永远无法知道结局如何。”从今年6月开始,《主场》请来第一个广告部员工后,至今已有数个广告陆续落实,当中两个已刊登在网站上,表示公司正式进入商业营运模式。蔡东豪脸上没有笑容,“别人说我是打工皇帝,再怎么好也只是打工而已。我已经快五十岁了,从来没试过创业,这是人生第一次创业,我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他不愿冒任何风险,他宁愿像身后的工厂一样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我们才刚刚一年,距离高举胜利手势的时候还差太远了。”

  当奥巴马在2008年当选美国总统,站在白宫记者会台上,挥手指向《赫芬顿邮报》时,蔡东豪不禁心神往之,“那种光荣……”未来的《主场》,将在默默坚持中等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