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二拆四与中国企业的炒作依赖症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88

  我第一次见到立二拆四大概是在2011年的下半年,是在一次北京的新媒体分享沙龙上。那时候微博正如日中天,北京到处都是微博营销的分享会,我经常混迹其中。在见他之前,我并不知道有立二拆四这个人。虽然,他在网络推手界名声很大,但是他玩微博还是比较晚,在微博上名气也不是特别大,粉丝也不是太多。

  我大概记得立二那次分享的内容,PPT做得很简单,没有讲什么案例,只是阐述了尔玛公司的一些运营理念,跟这几天秦火火说的那个“三情”(情感、情绪、情欲)营销理念差不多。他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人长得其貌不扬,但还是比较有想法,营销下手比较狠,跟我先前看到的一些一讲课就像打了鸡血的“微博营销专家”完全是不一样的路数。

  在立二的那次分享会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刻。他说他做的营销,主要针对的网络群体,就是那种所谓的网络暴民。他提到,在网络上网民口味越来越重,网民的情绪暴戾之气也越来越重,只有把这些网络暴民组织起来,才能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他们还讲了他们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微电影,是给一个女子医院拍的。视频很黄很暴力,口味很重,但他说传播效果很好。

  大概2012年下半年,立二拆四开始在微博上发力,杨紫璐、王月楠等微博红人都是这时候炒出来的。他当时在微博上粉丝不算多,可能是想通过炒作红人的方式,让自己在微博上出名,在轰轰烈烈的微博营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他把原来网络推手的手法又用到了微博上,开始一轮又有一轮的炒作。对于立二的炒作,我开始的感觉是立二的思维方式有点落后了,还是在用论坛那一套做营销,这些操作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微博。他开始的几次试水,虽然底线一次比一次低,但也没掀起多少波澜。但他那次关于王月楠的那次炒作,还是达到了空前的轰动效应,微博对骂、朝阳公园约架、病毒视频,网络炒作的手法几乎用了个遍,连续几天上了热门话题。事后,他又博客解密说是为了某游戏的一次炒作,那个重口味的舔脚趾的视频也是拼接的。这个传播谈不上好不好,从传播效果上来看,的确起到了聚集眼球的效应,但格调的确低俗。我最大的感觉是,立二还挺敬业的,真能把自己豁得出去。

  在最近央视的访谈中,立二拆四也谈到,他并不是想通过炒作这些红人挣钱,也挣不到钱,主要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赚名声。等他们自身有了名气,企业就会找到他们,通过策划为网络事件营销谋取利益。谈到这里,我们似乎找到根源了。立二和秦火火,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线去炒作,核心要素还是企业对炒作有需求,企业营销费用才是他们进行网络炒作的原动力。

  在立二和秦火火引以为豪的营销案例中,不乏一些大企业、大品牌。这些企业和品牌,都想通过炒作的方式一炮走红、一夜成名,完全不会顾及什么节操,更不会谈什么社会责任。前几天,在南方都市报叫停的那个张太的广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现在企业要想火,必须借助一个可以讨论的热点话题。只有话题火了,网友才会谈论,品牌借助话题获得才会获得相应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和品牌越来越依赖网络炒作,越来越迷信热点炒作,此时立二等一些网络营销和包装公司,就变得非常有市场。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针对企业和品牌,进行一些炒作,这原本无可厚非。错的是,炒作的没有底线,,同时也会透支品牌的信用。但是,对很多企业而言,根本不会讲什么美誉度,想的都是一夜暴富,很少会想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实用主义哲学,是他们采用恶意炒作这一营销方式的重要原因。

  大家不难看出,这些热衷炒作的产品和品牌,大都是一些快消、IT产品、电商网站等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快速积累用户、快速打开市场、快速成长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采用“恶意炒作”这种方式无益于是“火中取栗”,很多时候是“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比如,国内那家曾经以“约炮神器”著称的社交APP,近一年来网络公关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把这一标签去掉。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国外的企业做不做网络和社交媒体营销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社交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哪个企业也不会放过通过社交网络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机会。但是,国外品牌很少进行网络炒作,更不会进行恶意炒作。他们的网络营销,基本上是围绕消费者展开,通过建立粉丝团和粉丝文化,让品牌的粉丝更加忠诚,通过粉丝的分享和口碑,层层递进,进行社会化营销。国外品牌在网络营销的段位上,明显要比中国企业的网络炒作要高的多。

  前两天天晚上,小米手机公布获得又一轮的投资,估值100亿美金。这说明国外投资机构对小米手机品牌的认可,更说明国外投资者对小米粉丝团的认可。这也说明在中国,除了“网络炒作”,还有更好、更持久、更有前景的营销方式,那就是“粉丝团营销”。什么时候,把目光和着眼点回归到自己用户和粉丝身上,营销的理念才会变得成熟,也就不会再那么依赖“网络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