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SNS遇冷 新浪微博大热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826

  品势BrandTrends™最近发布的《2013上半年化妆品行业社交媒体表现回顾》报告(访问官方网站

  SNS人走茶凉,新浪微博继续火热

  在媒体选择的趋势上,上半年保持了与2012年末相似的趋势:新浪微博依旧受品牌青睐,SNS平台(开心,豆瓣,人人)继续遭受冷落。本次报告还揭示了新趋势:已经开通SNS平台如开心、人人、豆瓣的品牌,有超过一半已经停止了对小站或主页的维护,三个月未更新内容。45个开通了腾讯微博的品牌,也有13个进入了闲置状态。新浪微博不仅开通率最高,维护率也相当可观。

  对品牌主的启示:如果您在社交媒体上投入的预算有限,选择最有效地一两个平台格外关键。看看竞品们是怎么做的吧:大家已经抛弃了SNS这块战场,而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各个品牌社交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

  重微博轻SNS才能“更接地气”

  微博2011年在中国正式上线,作为Twitter模式的代表,比起Facebook模式的SNS在中国起步晚了三四年,但是微博用户增长速度已经几倍于SNS用户。根据CNNIC的中国网民调查,SNS用户增长已经慢于总体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这种现象与开心对市场的倦怠、人人网屡次转型失败、豆瓣网较为小众的定位都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第三方报告,微博的总访问时间已经超过了人人网的2倍多。人人网的访问时间甚至还不到QQ空间的6成。微博在用户基数和黏度上都比其他平台占据更多优势。越多的访问意味着越高的到达率--用户有更高的几率看到官方微博的发布,以及更有可能花时间查看内容。

  于是,中国的社交媒体表现出了与国外Facebook高于Twitter的趋势相反的独特性。这也导致了非本土的品牌主或从业人员照搬国外的社交媒体营销模式,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不接地气”的情况。

  小站模式遭遇困局

  在SNS红火的时代,开心网人人网等涌现出不少以“公共主页”,“小站”为形式的Minisites。曾经各种设计精美,媒体丰富的小站类平台吸引了很多受众的注意力。

  然而本次的报告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资料数据显示,小站模式已经渐渐失宠,网友的访问频次降低,品牌主也渐渐停止维护小站。尽管直到最近人人网还持续在更新公共主页的版本,特供新特性(见下图)。这些改进对于小站类平台的日渐没落没能起到多少缓解作用,甚至可以说这些改进已经毫无惊喜。其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小站已经不符合网民的互动模式。微博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网友的交流与互动习惯--由原来的内容接收者变成传播者,甚至是内容的创造者。小站类平台的单向传播模式已无法持续让网友保持热情。虽然小站平台也在改进中,也加入了更多的互动元素,但由于小站形式的限制,互动要么只局限在与品牌方交流。要么变相将用户分流到了微博等更适合与朋友分享的平台。此外,根据其他行业报告,人人、开心等网站用户,更倾向于与朋友交流而非与品牌交流,是小站互动规模不高的另一原因。

  其次,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成熟,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主动获取信息。社交媒体的参与者的访问点已经从电脑转移向移动终端。根据CNNIC的第32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截止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数达到4.64亿,占全网民数5.91亿的78.5%。

  小站这类多种功能板块结合的,以电脑端网页为主要载体的平台,在移动终端并不能便捷地浏览,也不符合当前已经高度移动化的信息获取模式的要求了。反之,微博、微信等平台已经较好地占领了移动终端。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小站。相对于小站需要购买广告位,后两者平台的推广更加经济与便捷。这从客观上更加速了SNS类平台受品牌主冷落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