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将死”的声音从互联网新闻兴起以来就一直不绝于耳,尤其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使得新闻阅读变得随时随地。醒目的标题、生动的图文加上智能的算法,新闻在省略了排版、印刷和派送等一系列漫长过程后,也让用户所读取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准确。
艰难的纸媒
2009年4月,,转而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该报创刊于1908年,。而今年8月初,,也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据美国审计联盟的调查,北美的210家报纸杂志中已有超过87%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上发布了移动端App。许多传统纸媒的数字版订阅用户量逐渐超过纸质版,电子订阅的收入也渐渐超过广告收入。肇始于19世纪的主要依靠广告来支撑的传统报纸经营模式已经受到严重挑战。
相比于各种新闻阅读App对资讯的即时呈现,纸媒的新闻从记者写作到读者阅读之间存在着今天看起来“非常巨大”的鸿沟。当新闻记者了解到某一事件后,从奔赴现场采访,再到写作、编辑筛选、定版、印刷、派送,前一天的新闻往往要到第二天才能看到。而且对于没有订阅报纸的读者来说,还必须自己去报刊亭购买,更不用说在随身携带和寻找自己感兴趣内容时的不便。
目前国内纸媒的内容创作者的收入与其稿件的传播率并不是严格的正相关关系。以大多数报纸为例,记者的文章会按照字数、类别、质量等方面来打分,最后根据这个分数来确定记者的收入。然而这个分数的高低并不是直接由新闻被多少人读过、评论过来衡量,而是由报纸的编委来确定。也就是说,记者的写作并不纯然是读者导向,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必须满足编辑的喜好。
当新渠道到来
其实新闻一直没变,作者和读者也没变,变的只是渠道而已。在古代,州府的榜文就是新闻;工业革命以后,报刊应运而生并成为一门独立的产业;而到了信息革命正深入进行的今天,新闻的载体也必然会经历彻底的变化以更加适应传播和阅读。在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看来,明后两年中国的纸媒生存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从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至少在未来的数年时间内,移动端成为主要的新闻阅读终端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传统媒体转向网络新闻的最大动因无疑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互联网化的新闻至少能够带来这样几点改变:
大幅降低运营成本。纸张印刷、发行派送是纸媒开支的大头,而在互联网中,它们只不过是几无送达成本的信息字节。互联网媒体是真正的轻资产运营。
机器取代人工编辑。我在《没有“人”的雪球要如何滚下去》当中已经详细交代过这一点,原本需要编辑来完成的选稿、推荐、纠错等工作完全可以依靠机器算法来实现,其工作效率无疑比人工要高的多,同时投入的成本也比人力低得多。
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不同于报刊广告广撒网式的宣传,依靠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的新闻阅读应用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来计算出更可能是用户所需要产品的广告,最大程度避免商业化运作与用户体验的冲突。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说所谓新闻业的变革只是把文字从纸张搬到网上,那么这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前文所说,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并不是与其内容的传播率、影响力直接挂钩,读者对内容的优劣没有直接投票权,话语权掌握在编辑手中,同时他们决定着读者的品味。不过形成这种机制的一点重要而不可否认的原因是,人们无法对报刊上的内容传播进行即时监控,哪篇文章看的人最多、哪篇文章反响最好是难以知晓的。然而在互联网则拥有诸多的客观全面的评定标准,比如常说的IP、PV、跳出率等。这就使得新闻的ROI变得可衡量,能够以类似于广告投放的CPA方式来计算作者(记者)的报酬。新闻的好坏和作者的收入是用户说了算。
与此同时,“大众”媒体的权力被新型渠道消解的同时,未来会有更多“小众”媒体涌现出来。它们的目标受众不再是社会大众,而可能更是专注某个更加细分的领域的某一群人。目前来看最具有代表性兴起的就是科技媒体:专注科技互联网领域;内容的众包模式;写作方式的高度自由。而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小众媒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运营。相信今后在科技领域之外,必定还会有其他具有相同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组建新的媒介组织。当然,这其中已经有不少个人作者借助新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乏有人借此达成变现。对于作者来说,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能够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面,人的价值和创造力因此而得以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