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梅花网
W=王治钧(TEDtoChina负责人)
苹果的中国发布会引来业界吐槽,产品没亮点倒也罢了,毕竟好产品难得。但活动做的居然没有现场感,苹果的公关团队应该闭门自省。那么,一场高水准的活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今次,梅花网与TEDtoChina的负责人王治钧先生一起聊聊,为什么TED一票难求?
M:简单介绍下9月底举办的TEDx 2013 CITY 2.0?
TEDx CITY 2.0每年9月份举办,已连续举办三届。“CITY”是活动主题,2.0则引用了互联网的概念,意味着TEDx的分享精神。除此之外,还有TEDx Woman,每年的12月份举办。
M:您是TEDtoChina的负责人,但只是用业余时间来做这份工作,能介绍下TEDtoChina的工作模式吗?这个团队有多少人?
W:我只是一个志愿者,我用业余时间完成这里的大部分工作。TEDtoChina就是一个由TED粉丝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我是一个总召集人的角色。实际上,TEDx的每一场活动,都会有一个召集人,我不会插手具体的活动执行。这样做更容易推广TED,不利的地方可能在于难以维持所谓的稳定性。
目前,TEDtoChina团队的活跃成员有十来个人。如果将无偿参与TED内容翻译的协作者也算上的话,这个数字就较难统计了。
M:我很喜欢TED中的故事,丰富了我的视野。吸引您积极参与TED的原因是哪些呢?
W:TED对于我跨界思考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当下从事的工作,还是个人眼界的拓展。“Ideas worth spreading(让思想插上翅膀)”打动了我。
M:就活动执行而言,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你在做一场TEDx之前,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W:演讲者的idea。也就是如何将演讲人的故事用更好的方式说出来。当然,这个标准很难界定。什么是好故事,什么是好的说法,针对不同的召集人或者不同的演讲者,都有不同。
M:如何征募演讲者?为演讲者做哪些准备?
W:一般来说,会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有的演讲者认识长达两年之后才做邀约。但这只是个案。主要还是看召集人的个人口味。对哪些话题或行业有了解,就能找到合适的演讲者。
TEDx会对演讲做一些基本要求,包括限时在18分钟之内,谈的内容不可以有商业上的宣传。演讲内容确定后需多练习。正式演讲之前,还尽量安排彩排。不过,由于成本问题,并不能做到所有演讲者都能按章办事。
TEDx邀请的演讲者一般都会有与众不同的故事,故事是TED的灵魂。
成本允许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到舞台布置,诸如什么样的灯光效果有助于提升演讲者的自信等等。不过,这都是锦上添花的动作。让听众和演讲者激动的还是故事本身。
M:如何征募听众?如何照顾听众的体验?
W:TEDx主要通过网络来征募听众。
召集人会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对目标听众有一个基本的界定,并将这种界定设计成报名问卷。比如说,希望听众的年龄有分层,有百分之几的人是25岁以下,或者身份有分层,有百分之几的人是学生等等。召集人会根据报名者答题的态度和对活动内容的期待程度来判断,是否发出活动邀请。
成本允许的话,会为听众提供茶歇。时间允许的话,也会安排听众与演讲者做些互动。不过,对听众而言,最佳的体验还是演讲者的idea。
M:如何界定一场活动的品质优劣呢?
W:品质并非TED的第一考量,因为它很难有个标准。对TED来说,品质只能由观众去辨别,未必会高端洋气上档次。这与商业活动不同,没有KPI的考核,而更注重TED的本意。比如说,2010年,我们曾在贵州山区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年人做过一场TEDx,要求演讲者的知识对听众有所帮助。虽然条件很简陋,但反响很好。我们希望TED可以在任何地方发生。
M:你希望TEDx能最终成为什么?
W:TED是一种思想上跨界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狭义的教育。TEDx最终会是一个充满着很多不同的idea,并能提供终身教育的一个平台。看得越多,想得越多。
,
TEDtoChina负责人,在国内组织推广TED活动,将TEDtoChina从早期geek圈推广到更多元化的受众领域。目前,每年约有1000场TEDx活动在世界各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