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在哪里”是个蠢问题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780

上周我和一个二级市场的大神聊了两个多小时的天,有很多收获。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幕:

我问:现在一级市场的同学都觉得没太多新东西可看,那么你觉得该去哪寻找增量呢?

他回答之前先是笑起来,好像我问了一个蠢问题一样的表情,我就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

过去十年里,我们的思维方式都被定在了增长模式里,都觉得应该去寻找各种指数级增长的机会,以至于在市场增速变慢的时候,我们还是下意识的去寻找一样的增量。

但问题是,世界上哪有一件事是能长期稳定的大幅增长的呢?所以,未来几年的问题也许不是“增量在哪里”,而是怎么在存量市场里更好地存活下来。

所以“增量在哪里”可能是一个蠢问题,要解决的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我们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但要真的转变肯定是极难的。

正巧,昨天我们的活动上,华盖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鹿炳辉也讲了相似的一句话,他说:

当一个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可能是回归本原合理性的时候。

我倾向于觉得,他们在说的是同一个底层的道理。

              

如果我们回首过去十年的互联网,会发现全球的经济都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增长的,这里面尤其是中国移动互联网。

在 2008 年的时候,全国移动互联网的人数在 1 亿出头,而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大概在不到 8 亿(亦有统计口径说是月活 10 亿)。

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任何事情都不做,只是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稳定的存活 10 年时间,那么业务就会自然增长 8 到 10 倍。

所以可以说,过去 10 年是黄金的十年,是遍地都是机会的十年。但未来的十年呢?当移动互联网的增速只有个位数,几乎和 GDP 增速一般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王兴近年总在讲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他就曾经说过:


美团做的越来越重,选择的是后者的路线,也就是精耕细作,而张一鸣的线上帝国比较轻,所以在国际化方面也非常着力发展。但不论如何,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就是国内市场进入了拼存量,靠能力的阶段。

其实,我们总说要真正理解世界,理解经济,理解创投就要经历完整的周期。以前我一直觉得完整的周期就是从增长到灭亡,最近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一个周期的尾部并不是必然走向灭亡,而是走向稳定,走向存量市场。

这就是我们现在在经历的一切,也是很多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现在巨头的竞争明显加剧?因为存量市场中,公司之间对用户数量和时间的抢夺会越演越烈。之前的共同培育市场,会变成如今的直接对立。

为什么用户和公司之间有越来越多的矛盾(典型的诸如滴滴类的问题)?因为公司后续的发展会从对用户增长的诉求,转变为对每个用户价值的获取上。一样的,从之前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变成如今的对立关系。

一个企业的业务不论如何复杂,最终大家看的都是营收(或利润),而营收不外乎是:总用户数*能从每个用户身上赚到的钱。

当用户数还在剧烈增长的时候,大家评判一家公司估值用的标准是:DAU。对很多性感的线上模式公司来说,一个 DAU 价值 100 美金这个数据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当用户数总量不变的时候,大家就要看一家公司的变现能力了。

硅谷有句名言,叫做Startup=Growth,也就是说创业就等于追求增长,而且增长往往能掩盖企业中的一切问题,所以我相信滴滴类的问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增速停滞,会有越来越多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显现出来。

所以从百度、腾讯、携程到滴滴、头条、拼多多等等,这些从商业层面来说,理应是中国骄傲的公司,从用户量来说,也是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公司,现如今却好像没有一个是真的被大众广泛认可的。

那么,在一个存量的市场里,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之前在黄明明总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

“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往往是最 blunt 的赌徒胜出。” 

这句话可以用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也可以用在过去十年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

也就是说,在流动性泛滥、或者市场增长迅速的市场里,勇敢莽撞的赌徒往往成功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

这又像上图中所说的(来自愉悦资本合伙人戴汨在我们线下活动的分享),成功不外乎是技能加上运气。

而越早期的市场越看运气,越成熟的市场就越看技能。

所以,未来的存量市场里,反而会更回归本源,回归团队的能力、回归市场的逻辑。优秀的人成功的确定性会更高,撞大运的人成功的机会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鼓励正常人再出来创业的原因)。

这样的话,未来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所有的钱和资源都会像本来就有资源有能力的头部创业者集中(所以出现了像蔚来汽车这样的产物)。

而大量的公司也会更加派系清晰的抱团发展。

另外,存量市场最终很多时候竞争的最大因素是成本,所以回头看,之前几年大家讨论热烈的消费升级或消费降级,其实也是一种进入存量市场的成本竞争。

那么未来,为了优化成本结构,会有更多的行业整合并购发生(连锁化和品牌化趋势加重),越有规模化优势的公司,越肯下笨功夫做重壁垒的公司也就会有更多的优势。

而回到一二级市场本身,很早期的创投市场会越来越难,中期的阶段会机会更多,很后期的市场由于一二级市场的倒挂,可能很多时候要去投 pre ipo,还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

而这一切,仍旧伴随着一句话:两极分化。

未来的几年,我们都必须要接受存量市场和两极分化这两个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最后,像之前我在很多文章中所讲的,我相信游戏化和用户会员、积分体系会成为所有公司和产品的标配,因为这会是存量市场中在不伤害用户前提下,去绑定用户并发掘用户价值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