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获中国广告节三大金奖 技术驱动营销变革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293

  10月26日,中国广告营销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南京盛大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品牌企业、广告代理公司、数字营销公司,成为了广告营销行业探索营销价值,展现创意智慧,传递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舞台。
 
  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平台以及中国最大的媒体平台之一,百度公司凭借着领先的营销理念和创新的技术,一举摘得中国广告节10项大奖,并揽获中国长城奖2项金奖、艾菲奖1项金奖,成为本次广告节最受关注的整合营销平台之一,全面引领着数字营销的创新。
 
 
   超越搜索百度成为丰富的整合营销平台
 
  此次百度获得大奖的营销案例包括:“超越搜索、立体突围,打造京东史上最牛店庆”、“百度魔图PK大咖”“百度温暖搜索框”“趣多多愚人节的百度大整蛊”、“‘百度搜红包’互联网春节互动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创新的营销案例和实践,不难看出,百度早已经超越搜索,成为丰富的整合营销平台。百度副总裁曾良就表示,百度很多频道都拥有广泛的用户和巨大的流量,而越来越多的品牌广告主也认识到这一点,双方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充分挖掘各平台的流量和用户金矿,在这一整合营销平台上建立品牌。
 
右1百度副总裁曾良
 
  例如,在获得此次中国长城奖金奖的案例“打造京东史上最牛店庆”中,就不是单一地以网页关键词搜索为主的营销阵地,而是集合了网页、贴吧、图片、知道、新闻、音乐等优势资源的一次跨屏整合营销,它全面覆盖网友所有的关键营销时刻,提升了推广的效能。活动20天的曝光量超过3.73亿,而店庆当日的订单数量更是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00%。
 
   大数据下营销关键时刻的价值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营销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挖掘大数据金矿为营销提供指导也成为本次广告节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2012年,百度与整合营销之父唐舒尔茨教授共同推出“百度MOMENTS”营销方法论,而这一理论正是强调,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如何捕捉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时刻,与消费者建立实时沟通。在此次广告节现场,百度营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侯丽斌女士以与大家分享了百度Moments的独特价值。
 
百度营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侯丽斌
 
  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搜索贯穿消费者行为的始终。百度覆盖中国95%以上的网民,每天承载着来自PC端和移动端的数十亿次搜索请求,这些请求背后正是无数“BaiduMoments”的汇合。因此,百度拥有海量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能够覆盖消费行为链条中每一个关键时刻。
 
  另一方面,百度拥有大数据的炼金术,能够通过数据洞察,为品牌营销、消费者沟通提供最真实、有效的策略建议。在谈到“BaiduMoments”的数据挖掘能力时,侯丽斌介绍说,通过对消费者兴趣、价值观、品牌偏好并结合百度生活时刻进行多维度分析,就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消费者画像;而通过分析消费者从问题产生到需求解决的整个链条,并结合百度消费时刻,就可以还原消费者的决策旅程。
 
  所有网友敲击键盘、滑动屏幕的瞬间为我们描绘出清晰的消费者画像,同时也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即时沟通的节点,企业可以在这些关键时刻与消费者建立实时的,一对一的沟通。因此,百度作为“大数据平台+品牌沟通平台”的双重属性,决定了“BaiduMoments”的超强能量。
 
   技术为先全面驱动数字营销变革
 
  作为中国广告营销行业发展趋势的晴雨表,“中国国际广告节”历来被看作新技术和新营销的最佳表现舞台。在此次百度的获奖案例中也能看出,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驱动营销变革的最重要力量。例如在“百度魔图PK大咖”案例中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让数亿网友体验了做一次明星脸的快感。而在百度&京东“打造最牛店庆的”案例中,LBS的方圆定向技术,则帮助广告主精准定位,向目标消费消费人群推送相关信息。
 
  此外,还有更多全新的技术为未来的营销创新提供基础。百度推出的‘知心搜索+轻应用+语音搜索’等创新技术,努力实现‘让搜索引擎像人脑一样智能’。全新的知心搜索,让百度搜索突破信息窠臼,将高质量搜索结果进行聚合和优化;面对如火如荼的移动浪潮,百度又创新性地开发出“轻应用”,让广大网友无需下载、安装应用,就可以实现“即搜即用”;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搜索需求,百度还推出语音搜索,代替原来的键盘或者手写输入,给互联网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搜索体验。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品牌在每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BaiduMoments,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百度副总裁曾良最后总结到:“未来,技术与营销的结合趋势将越发明显和深入,尤其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改变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百度作为技术为先的公司,将不断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努力搭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整合营销平台,这将为品牌的营销传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